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未病先防,认识流感并将其“拒之门外”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未病先防,认识流感并将其“拒之门外”

来源:光明网2022-10-26 11:52

  每年冬春是感冒流行高发之际。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感冒是两回事。据公开报告统计,成年人一年内发生2~4次感冒属正常,儿童每年发生6-8次感冒也都属于正常,一般症状比较轻微,预后也比较好。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不以大家熟知的鼻塞、流涕、咳嗽、发热等症状为主要表现,而是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为主,且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

  流感起病急,传播速度快。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少数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而死亡。特别是老年人、年幼儿童、肥胖者、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流感必须要防!

  每年冬春感冒流行高发之际,连花清瘟是家庭小药箱里必不可少的配备。连花清瘟名字中,“连”“花”二字分别取自中药连翘与金银花,“清瘟”二字则提示其可用于治疗包括流感在内的疫病。连花清瘟汇集中医两千多年治疗温病的经验,以汉代张仲景《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合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银翘散为基础方,并汲取明代吴又可《温疫论》中治瘟疫用大黄的经验,针对流感的发病机制精准狙击。

  一是卫气同治,表里双解。流感初起病位在体表阳络,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卫分症状,但往往表证未解,病邪已传变至经脉,出现以高热为主要表现的气分症状。此时应卫气同治,表里双解,将流感控制在疾病早期,全面溃邪。连花清瘟组方中,将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两大经典名方组合应用,无论病邪在卫在气、在表在里,都能全面兼顾。

  二是先证用药,截断病势。针对流感暴发流行、发病急、传变快的特点,先证用药、截断病势,阻断病邪进一步传变而加重病情。明代医家吴又可提出治疗温病“下不厌早”的观点,用大黄“驱逐毒秽”以利下,是其宝贵的临床经验。吴又可认为疫病早期即使大便无燥结,甚至是患者处于溏泄(即腹泻)状态,亦可用大黄驱逐毒秽、通腑泄浊。流感病毒侵犯上呼吸道而发病,病位以肺为主,肺与大肠相表里,大黄通腑泄热、驱逐毒秽,就是先证用药、截断病势的经典用药,可以减少肺炎及肺纤维化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是整体调节,多靶治疗。中医认为,逐邪为疫病治疗的“第一要义”,从西医来看,就是要抑制或者杀灭病毒,故连花清瘟组方中配伍了板蓝根、贯众、鱼腥草等具有显著抑制病毒功效的药物;针对疫毒进入机体后引起的症状,配伍麻黄、杏仁、生石膏等具有解表清气、通腑泄热、止咳祛痰中药,使症状迅速缓解;同时注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康复能力,配伍红景天等扶正又不助邪的药物。全方整体调节,多靶治疗,从而阻断多个病理环节的恶性循环,加快病情痊愈。

  中医“治未病”理念有三重含义,除了前文提及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外,还包括“瘥后防复”,即除邪务求干净彻底,以防病毒卷土重来。对此,明代医家吴又可治温病提出“祛邪务尽”,清代医家叶天士更有名言警示——“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不可掉以轻心。为了避免流感反复,患者在服用连花清瘟时最好遵医嘱,或者在流感症状全部消失后,酌情继续服用1~3天,以求除邪务尽。

  同时,流感初愈应“忌口”10天左右,要保证饮食清淡,避免吃一些温热类食物,如牛羊鸡肉、煎炸烧烤、辛辣刺激、油腻甘甜的食物,尤其是对于平时偏于火热或湿热体质的患者,更应远离以上重口味食物。(李阳)

[ 责编:张佳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 小小快板手 传承老技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