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怎样比同龄人更年轻?我们可以这么做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怎样比同龄人更年轻?我们可以这么做

来源:光明网2022-11-01 14:50

  延缓衰老,永葆青春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们对不老和长寿的探索从来没有断过。有数据显示,59.2%的人群在20-30岁这一年龄段开始产生对于衰老的压力。而在网上,关于抗衰老的话题则引来了超4.7亿次的阅读量。可见,抗衰老已然成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衰老让人焦虑,但真正的抗衰老,你会吗?

  在正常人类细胞中,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会随细胞分裂而不断缩短,当端粒缩短到一个极限后,细胞就会停止分裂,人体也会走向衰老。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老年学专家莱纳德·海弗里克以人类表皮细胞作为实验对象,并发现人类表皮细胞自然分裂大约在50次后就会停止分裂,并基于此推断出人类的极限寿命在120岁左右。但根据数据显示,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中,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0.31岁,女性为75.33岁,理论和现实有着巨大的差距。那么,到底是什么耗走了人类120岁的自然寿命呢?答案是:过早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

  很多年轻人以为衰老只是老年人的事,跟自己无关,事实并非如此。人类的衰老,是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变化的过程,衰老的本质是人体自我修复能力的下降。衰老不仅会让人失去机体功能,也是让人罹患癌症、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最大危险因素。比衰老更令人头疼的是过早衰老,30岁是多数器官衰老的起点,大脑神经细胞在20岁发育至巅峰,之后的每天以10万个速度开始死亡;人体骨骼、肌肉系统30岁起,开始走“下坡路”;心脏从40岁开始衰老,血管弹性降低,动脉开始硬化,易造成脂肪堆积,诱发心血管病。要想延缓衰老,青春常在,必须抢在器官衰老之前开始抗衰行动。

  衰老对健康和寿命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人类也一直对于不断研发抗衰老药物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国际上,已报道的有抗衰老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主要有雷帕霉素,β-烟酰胺单核苷酸(NMN),二甲双胍,达沙替尼+槲皮素(D+Q)等,但一些药物尚存在长期服用的安全性问题,并且缺乏能够证实其有效缓解衰老并防治衰老相关疾病的证据。

  令人欣喜的是,在中医药领域,对“早衰”及衰老相关疾病的防治有着丰富经验,科学家借用现代实验技术揭示中医药抗衰老及防治衰老相关疾病的系统效应,提出衰老发生的关键病机及治法,由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研发的八子补肾胶囊成为中医抗衰老的代表性中成药。

  科研人员曾通过建立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评价八子补肾胶囊的抗衰老作用,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八子补肾胶囊可维持衰老小鼠体重,明显提高脑、脾、胸腺脏器指数;且八子补肾胶囊组的衰老小鼠毛色乌黑亮泽,浓密,无脱毛现象,精神状态良好,活动正常。这表明服用八子补肾胶囊可延缓整体衰老,改善外观状态,帮我们对抗过早衰老。

  而在衰老导致的相关疾病方面,围绕八子补肾胶囊展开的各项研究也都从各个角度证实了其效果。比如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科学家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双侧卵巢切除建立小鼠早衰模型,观察八子补肾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实验研究显示,八子补肾胶囊能够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改善心功能。在神经系统方面,科学家还通过建立多种衰老小鼠模型并进行认知功能实验,证实了八子补肾胶囊能够明显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提高学习记忆认知能力,改善神经功能。

  八子补肾胶囊具有防治整体衰老、系统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特色优势。随着医学和科技的进步,我们已经可以通过现有的科研成果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让衰老别来得太早,让生命质量提高,让梦想有更多时间来实现。(李妍)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党建引领温暖新就业群体

  • 又到初秋赏荷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大多数地区在处暑节气时仍有高温天气出现。北方地区昼夜温差扩大,易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凉”。
2025-08-22 10:12
当罗斯海冰架上最后一抹极昼阳光悄然隐去,南极的冬季正式到来。冰原之上,完成微电网系统、氢能源系统、通信系统等建设任务后的秦岭站,如一艘灰色的方舟稳稳矗立。
2025-08-22 10:12
一部“电影”让我们一窥人类发育中一个鲜为人知的里程碑事件——新形成的胚胎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的瞬间。
2025-08-22 10:11
嫦娥六号采样点所在的阿波罗盆地直径约540公里,位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是该区域最大的次级撞击构造。
2025-08-22 10:11
手术机器人被誉为机器人产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医生的“辅助工具”已完成了数百万次微创手术。
2025-08-22 10:10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