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且乘东风去,数字创“精准”——解码浙江省人民医院数字化建设“新范式”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且乘东风去,数字创“精准”——解码浙江省人民医院数字化建设“新范式”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2022-11-02 14:35

  “数字化”是近年来各大领域的热词,在浙江医疗领域,数字化作为卫生健康现代化先行的重要支撑,公立医院正在持续放大数字化改革的先发优势,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在2021年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闻人物、浙江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洪朝阳看来,公立医院数字化改革涉及面广、复杂程度高、周期长,需要用战略的眼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谋划改革蓝图。洪朝阳认为,浙江省人民医院的数字化改革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做到标杆性引领、全链路布局、纵深化发展,要成为浙江推进“两个先行”的生动注脚。

且乘东风去,数字创“精准”——解码浙江省人民医院数字化建设“新范式”_fororder_1

  头雁领航,喜看群雁齐飞

  超声检查是临床最为普及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集技术与诊断于一体,要求超声医生不仅有深厚的超声理论知识储备,而且要有娴熟的手法操作技巧。因此,需要上级医生指导下级医生、上级医院指导下级医院,面对面、手把手,耗时费力,也导致专家资源浪费。

  “随着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入运用,我们创新研发‘5G数字化远程超声医学诊疗平台’来破解当下的困境。”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远程超声医学中心,浙江省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孙立涛说。

  “来,轻轻地把肚子鼓起来,慢慢呼吸……好,稍微屏住呼吸一下。”医生手持操作杆,在黑色的平板上轻轻移动操作;同一时间,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的病人床旁,装有超声探头的机械臂同步根据指示操作,对患者特定部位进行超声检查,并实时传回图像实现远程诊断等功能。

  截至目前,浙江省人民医院与湖州南浔区人民医院等5家医联体、泰顺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县级医院)及其下属的14家乡镇分院40家村卫生计生室等单位,搭建了远程超声云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乡-村”四级远程超声分级体系,借助远程专家力量,实现县域患者就地高水平超声检查,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实施。

且乘东风去,数字创“精准”——解码浙江省人民医院数字化建设“新范式”_fororder_2

  作为“数字影像”典型项目,基于人工智能(AI)的肺结节CT筛查系统也已经升级到2.0版本。

  浙江省临床放射质控中心主任、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龚向阳介绍,2017年,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研发了基于人工智能(AI)的肺结节CT筛查系统,实现了AI自动筛查、提示肺结节,改变了放射科医生用肉眼寻找“肺结节”的传统诊断方法,大大提升了肺结节的发现率。“基于人工智能的肺结节CT靶重建和质控标准体系是2.0版本,以‘AI肺结节筛查’为基础,针对‘高危肺结节’进行基于AI的肺结节CT靶重建,通过制定规范、改造流程、转变服务方式、管控质量等,以患者为中心,以克服‘肺结节焦虑’和‘肺结节过渡治疗’为目标,形成结合管理和AI技术的应用新模式。”

  截至2022年7月,基于人工智能的肺结节CT靶重建累计完成857例,诊断正确率超过95%,AI重建技术逐步完善。

  此外,还有基于大数据和AI的输血管理平台,其创新之处在于:构建输血疾病大数据库、输血疾病知识图谱,构建医生输血相关医疗能力评估系统;首次基于云平台开发输血前后多项指标的临床输血综合评估信息系统,并基于此建立疾病科学合理用血模型,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针对不同患者情况推荐个体化输血策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院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搭建数字化平台,完善数字化设备就是重要的“器”。浙江省人民医院围绕临床需求、高峰医疗、医疗资源下沉等,有针对性地创新研发30个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标杆性和引领性的“数字医疗”项目,其中有12个已完成开发并运行,到2022年底,三分之二以上的数字化项目可以投入运行,将有力推动浙江省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表示:“在数字赋能之下,医疗技术能够更有好地做到早预防、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和早康复,实现‘健康增值体验超凡’,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身无藩篱,倒逼流程重塑

  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洪朝阳表示,运用数字技术和数字资源可以对医院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减负,实现管理、病种等方面全链路。

  以电子病历的管理全链路为例,作为患者的信息载体,病历是医院重要的“数据资产”,浙江省人民医院以智能病历质控系统为底层逻辑,通过全链路布局,实现了患者、医护人员、医院的管理闭环。

  浙江省人民医院病案统计室主任丁丽萍介绍,智能病历质控系统是电子病历的2.0版,基于现有信息系统,通过智能质控引擎实现病历质控。该系统的优势在于:可充分解析病历文书,精准识别,并学习不同医生的不同书写习惯,质控准确率高;质控流程节点与临床应用场景深度结合,采用事前提醒,事中纠错,事后退回三个流程节点,全流程AI智能监控,无需人工参与;病历质控系统全程AI自动完成,包含全方位统计分析,快速了解目前病历现状和问题所在等。

且乘东风去,数字创“精准”——解码浙江省人民医院数字化建设“新范式”_fororder_3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通过智能病历质控系统,自动退回待完善病例18955份,发现待完善质控问题30527条,目前单项否决问题已在病历书写阶段全面管控,发生率0%,其他病历缺陷从3月的8700余条将至3600余条,下降了53.8%。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出于医院自身的质量管理和业务发展需要,以及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的《三级公立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单病种质量控制和管理规范》等要求,浙江省人民医院于2021年启动单病种数据服务平台项目。

  浙江省人民医院质管办副主任谭明明介绍,目前单病种质控在国内大部分医院仍处于半信息化的阶段,不少医院仍存在医务人员单病种填报费时费力、临床抱怨多等问题。单病种数据服务平台的出现,让浙江省人民医院单病种质控进入全新时代。单病种数据服务平台使用Data Fabric数据管理思想,结合云计算、AI、大数据处理等技术,将异源异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治理和转换,成为应用端的“虚拟数据中心”,目前平台已经实现了“在正确时间给临床医生、质管部门、国家卫健委传送正确的数据”一期建设目标。

  据了解,单病种数据服务平台已搭建完成国家上线的55个病种,单病种病例的整体平均数据抓取率超过85%,“其中有部分重点病种的数据抓取率更是超过95%,医生填报一份病例所花费的时间从原来的超过30分钟降低到3分钟内。”谭明明说。

  单病种数据服务平台带来的效益不止于此,对医院来说,把单病种患者集中到一个数字平台上,将极大减轻患者管理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同时还可沉淀患者数据,为临床科研赋能。在单病种数据服务平台项目的二期建设阶段,将构建全面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

  稳舵奋楫,谱写智慧华章

  串点成线、串线成链,数字化改革助推医院纵深化发展。

  作为浙江省人民医院数字化院内急救体系建设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ECART一键呼救平台(心跳骤停快速反应团队数字呼叫平台)改变院内急救呼叫需依靠现场医务人员逐一通知或通过呼叫中心逐一通知的传统方式,直接通过ECART软件就可以实现“一对多同步接收救援指令”“一键呼救不耽误急救时间”“呼叫中心绕行避免人为差错”“电梯联动专梯直达”等七大功能。

  浙江省人民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医患沟通中心主任郑彬介绍,通过传统的呼叫方式,急救队成员接到急救任务平均耗时3分钟;使用ECART软件后,急救队成员接到任务平均耗时15秒,任务传达效率提升91.6%,效果特别明显。

  “最重要的是,ECART一键呼救平台将院内急救与院前急救相结合,有效提高了救治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真正实现了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成为数字化急救的新模式。”郑彬说,急救人员在急救车上时就可以实时传输患者生命体征等相关信息,帮助医院提前做好抢救准备,上车即入院提升了急救效率。

  9月17日,在第七届亚洲质量功能展开与创新研讨会暨质量改进与创新案例大赛上,ECART一键呼救平台获得“2022年亚洲医疗质量改进案例一等奖”。

  数字化改革除了助力医疗业务上纵深发展外,在多院区管理上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且乘东风去,数字创“精准”——解码浙江省人民医院数字化建设“新范式”_fororder_4

  在绍兴市越城区,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越城院区和总院不在同一个城市,相距较远,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同质化管理是一种考验。”浙江省人民医院医务部副主任袁方介绍,由浙江省人民医院打造的“多院区数字一体化协同管理平台”、“多院区医疗实时风险管理系统”是破解这一瓶颈的有效办法。前者可打通各级协同管理壁垒,实现管理流程闭环,全面提升多院区协同管理的工作效率;后者可通过病床数、患者数等10个预警指标,对医务管理人员、医务工作人员及时预警提示,为医务人员上一道保险,真正实现医院纵深化发展。

  浙江省人民医院是浙江省卫健委直属的一家技术力量最强、规模最大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目前有朝晖、望江山两个院区,以及滨江、富阳、绍兴越城三个在建院区。

  据葛明华介绍,建成后的越城院区将与总院同质化管理,通过创新“省-地”合作办医新路径,以一体化管理模式为抓手,全力打造数字化医院的标杆示范。滨江院区建成后,不仅将集中全国数字医疗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实现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完美融合,还将承担数字发布平台的职能,并形成一批新兴技术应用和智能社会治理的标准、规范和政策措施,成为真正的未来医院。

  洪朝阳表示,数字化改革是实现“两个先行”的渡河船,医院正以需求为出发点,以问题为导向,从医疗、管理和服务三大领域,全力推动数字化改革,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卫生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浙江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主任刘小舟表示,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化改革向高校、医院等延伸扩面的总体要求,省卫生健康委正在全力推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以数字化改革的理念、方法、路径,全面梳理核心业务,充分运用“V”字模型、“三张清单”等数字化改革工具,在“健康大脑+体系”的顶层设计框架下,开展数据资源共享,重塑业务工作流程,撬动体制机制变革,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5G 等新技术与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探索全场景浸润的智能化未来医疗新业态,建设医疗、服务、管理全面智慧化的数字医院,共同打造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健康新服务体系,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时代的荣耀属于创新者。在与数字共进的交响曲中,浙江省人民医院正不断赢得欣赏与期许,书写数字时代的新乐章。(青争 周新新)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