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且乘东风去,数字创“精准”——解码浙江省人民医院数字化建设“新范式”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且乘东风去,数字创“精准”——解码浙江省人民医院数字化建设“新范式”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2022-11-02 14:35

  “数字化”是近年来各大领域的热词,在浙江医疗领域,数字化作为卫生健康现代化先行的重要支撑,公立医院正在持续放大数字化改革的先发优势,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在2021年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闻人物、浙江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洪朝阳看来,公立医院数字化改革涉及面广、复杂程度高、周期长,需要用战略的眼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谋划改革蓝图。洪朝阳认为,浙江省人民医院的数字化改革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做到标杆性引领、全链路布局、纵深化发展,要成为浙江推进“两个先行”的生动注脚。

且乘东风去,数字创“精准”——解码浙江省人民医院数字化建设“新范式”_fororder_1

  头雁领航,喜看群雁齐飞

  超声检查是临床最为普及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集技术与诊断于一体,要求超声医生不仅有深厚的超声理论知识储备,而且要有娴熟的手法操作技巧。因此,需要上级医生指导下级医生、上级医院指导下级医院,面对面、手把手,耗时费力,也导致专家资源浪费。

  “随着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入运用,我们创新研发‘5G数字化远程超声医学诊疗平台’来破解当下的困境。”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远程超声医学中心,浙江省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孙立涛说。

  “来,轻轻地把肚子鼓起来,慢慢呼吸……好,稍微屏住呼吸一下。”医生手持操作杆,在黑色的平板上轻轻移动操作;同一时间,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的病人床旁,装有超声探头的机械臂同步根据指示操作,对患者特定部位进行超声检查,并实时传回图像实现远程诊断等功能。

  截至目前,浙江省人民医院与湖州南浔区人民医院等5家医联体、泰顺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县级医院)及其下属的14家乡镇分院40家村卫生计生室等单位,搭建了远程超声云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乡-村”四级远程超声分级体系,借助远程专家力量,实现县域患者就地高水平超声检查,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实施。

且乘东风去,数字创“精准”——解码浙江省人民医院数字化建设“新范式”_fororder_2

  作为“数字影像”典型项目,基于人工智能(AI)的肺结节CT筛查系统也已经升级到2.0版本。

  浙江省临床放射质控中心主任、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龚向阳介绍,2017年,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研发了基于人工智能(AI)的肺结节CT筛查系统,实现了AI自动筛查、提示肺结节,改变了放射科医生用肉眼寻找“肺结节”的传统诊断方法,大大提升了肺结节的发现率。“基于人工智能的肺结节CT靶重建和质控标准体系是2.0版本,以‘AI肺结节筛查’为基础,针对‘高危肺结节’进行基于AI的肺结节CT靶重建,通过制定规范、改造流程、转变服务方式、管控质量等,以患者为中心,以克服‘肺结节焦虑’和‘肺结节过渡治疗’为目标,形成结合管理和AI技术的应用新模式。”

  截至2022年7月,基于人工智能的肺结节CT靶重建累计完成857例,诊断正确率超过95%,AI重建技术逐步完善。

  此外,还有基于大数据和AI的输血管理平台,其创新之处在于:构建输血疾病大数据库、输血疾病知识图谱,构建医生输血相关医疗能力评估系统;首次基于云平台开发输血前后多项指标的临床输血综合评估信息系统,并基于此建立疾病科学合理用血模型,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针对不同患者情况推荐个体化输血策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院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搭建数字化平台,完善数字化设备就是重要的“器”。浙江省人民医院围绕临床需求、高峰医疗、医疗资源下沉等,有针对性地创新研发30个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标杆性和引领性的“数字医疗”项目,其中有12个已完成开发并运行,到2022年底,三分之二以上的数字化项目可以投入运行,将有力推动浙江省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表示:“在数字赋能之下,医疗技术能够更有好地做到早预防、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和早康复,实现‘健康增值体验超凡’,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身无藩篱,倒逼流程重塑

  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洪朝阳表示,运用数字技术和数字资源可以对医院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减负,实现管理、病种等方面全链路。

  以电子病历的管理全链路为例,作为患者的信息载体,病历是医院重要的“数据资产”,浙江省人民医院以智能病历质控系统为底层逻辑,通过全链路布局,实现了患者、医护人员、医院的管理闭环。

  浙江省人民医院病案统计室主任丁丽萍介绍,智能病历质控系统是电子病历的2.0版,基于现有信息系统,通过智能质控引擎实现病历质控。该系统的优势在于:可充分解析病历文书,精准识别,并学习不同医生的不同书写习惯,质控准确率高;质控流程节点与临床应用场景深度结合,采用事前提醒,事中纠错,事后退回三个流程节点,全流程AI智能监控,无需人工参与;病历质控系统全程AI自动完成,包含全方位统计分析,快速了解目前病历现状和问题所在等。

且乘东风去,数字创“精准”——解码浙江省人民医院数字化建设“新范式”_fororder_3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通过智能病历质控系统,自动退回待完善病例18955份,发现待完善质控问题30527条,目前单项否决问题已在病历书写阶段全面管控,发生率0%,其他病历缺陷从3月的8700余条将至3600余条,下降了53.8%。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出于医院自身的质量管理和业务发展需要,以及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的《三级公立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单病种质量控制和管理规范》等要求,浙江省人民医院于2021年启动单病种数据服务平台项目。

  浙江省人民医院质管办副主任谭明明介绍,目前单病种质控在国内大部分医院仍处于半信息化的阶段,不少医院仍存在医务人员单病种填报费时费力、临床抱怨多等问题。单病种数据服务平台的出现,让浙江省人民医院单病种质控进入全新时代。单病种数据服务平台使用Data Fabric数据管理思想,结合云计算、AI、大数据处理等技术,将异源异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治理和转换,成为应用端的“虚拟数据中心”,目前平台已经实现了“在正确时间给临床医生、质管部门、国家卫健委传送正确的数据”一期建设目标。

  据了解,单病种数据服务平台已搭建完成国家上线的55个病种,单病种病例的整体平均数据抓取率超过85%,“其中有部分重点病种的数据抓取率更是超过95%,医生填报一份病例所花费的时间从原来的超过30分钟降低到3分钟内。”谭明明说。

  单病种数据服务平台带来的效益不止于此,对医院来说,把单病种患者集中到一个数字平台上,将极大减轻患者管理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同时还可沉淀患者数据,为临床科研赋能。在单病种数据服务平台项目的二期建设阶段,将构建全面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

  稳舵奋楫,谱写智慧华章

  串点成线、串线成链,数字化改革助推医院纵深化发展。

  作为浙江省人民医院数字化院内急救体系建设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ECART一键呼救平台(心跳骤停快速反应团队数字呼叫平台)改变院内急救呼叫需依靠现场医务人员逐一通知或通过呼叫中心逐一通知的传统方式,直接通过ECART软件就可以实现“一对多同步接收救援指令”“一键呼救不耽误急救时间”“呼叫中心绕行避免人为差错”“电梯联动专梯直达”等七大功能。

  浙江省人民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医患沟通中心主任郑彬介绍,通过传统的呼叫方式,急救队成员接到急救任务平均耗时3分钟;使用ECART软件后,急救队成员接到任务平均耗时15秒,任务传达效率提升91.6%,效果特别明显。

  “最重要的是,ECART一键呼救平台将院内急救与院前急救相结合,有效提高了救治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真正实现了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成为数字化急救的新模式。”郑彬说,急救人员在急救车上时就可以实时传输患者生命体征等相关信息,帮助医院提前做好抢救准备,上车即入院提升了急救效率。

  9月17日,在第七届亚洲质量功能展开与创新研讨会暨质量改进与创新案例大赛上,ECART一键呼救平台获得“2022年亚洲医疗质量改进案例一等奖”。

  数字化改革除了助力医疗业务上纵深发展外,在多院区管理上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且乘东风去,数字创“精准”——解码浙江省人民医院数字化建设“新范式”_fororder_4

  在绍兴市越城区,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越城院区和总院不在同一个城市,相距较远,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同质化管理是一种考验。”浙江省人民医院医务部副主任袁方介绍,由浙江省人民医院打造的“多院区数字一体化协同管理平台”、“多院区医疗实时风险管理系统”是破解这一瓶颈的有效办法。前者可打通各级协同管理壁垒,实现管理流程闭环,全面提升多院区协同管理的工作效率;后者可通过病床数、患者数等10个预警指标,对医务管理人员、医务工作人员及时预警提示,为医务人员上一道保险,真正实现医院纵深化发展。

  浙江省人民医院是浙江省卫健委直属的一家技术力量最强、规模最大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目前有朝晖、望江山两个院区,以及滨江、富阳、绍兴越城三个在建院区。

  据葛明华介绍,建成后的越城院区将与总院同质化管理,通过创新“省-地”合作办医新路径,以一体化管理模式为抓手,全力打造数字化医院的标杆示范。滨江院区建成后,不仅将集中全国数字医疗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实现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完美融合,还将承担数字发布平台的职能,并形成一批新兴技术应用和智能社会治理的标准、规范和政策措施,成为真正的未来医院。

  洪朝阳表示,数字化改革是实现“两个先行”的渡河船,医院正以需求为出发点,以问题为导向,从医疗、管理和服务三大领域,全力推动数字化改革,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卫生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浙江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主任刘小舟表示,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化改革向高校、医院等延伸扩面的总体要求,省卫生健康委正在全力推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以数字化改革的理念、方法、路径,全面梳理核心业务,充分运用“V”字模型、“三张清单”等数字化改革工具,在“健康大脑+体系”的顶层设计框架下,开展数据资源共享,重塑业务工作流程,撬动体制机制变革,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5G 等新技术与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探索全场景浸润的智能化未来医疗新业态,建设医疗、服务、管理全面智慧化的数字医院,共同打造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健康新服务体系,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时代的荣耀属于创新者。在与数字共进的交响曲中,浙江省人民医院正不断赢得欣赏与期许,书写数字时代的新乐章。(青争 周新新)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京:狮舞闹新春

  • 春节假期川西冰雪游火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1月25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025-01-26 09:1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健团队与合作者展开研究,成功制备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薄片器件,并在其中观测到零磁场下工作温度可达72开尔文的高温超导二极管效应。
2025-01-26 09:17
修复后的影片不仅没有划痕、噪点等老电影身上常见的“毛病”,而且质量比原片高很多,比如没有了威亚,色彩更亮,非常符合如今观众的观看习惯。
2025-01-26 09:16
110万吨!这是“中麦578”2024年的订单收购量。要知道,2024年全国小麦总产量是14010万吨,以此对比,“中麦578”的订单量相当于全国小麦产量的1/140。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特别自豪!
2025-01-26 09:15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01-24 10:01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2025-01-24 10:00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1-24 09:58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2025-01-24 09:58
1月14日,上海豫园灯会蛇年吉祥灯笼成网红文创伴手礼,其可爱的造型吸引众多游客购买。在十二生肖中,很少有谁拥有同蛇一样复杂的象征意味,兼具毁誉参半的双重文化色彩。秦汉以后,我们祖先对蛇的热情也并未减少,但属于蛇的正面形象的意蕴更多地被投射到龙身上。
2025-01-24 09:58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2025-01-23 10:19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2025-01-23 10:14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2025-01-23 10:09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
2025-01-23 10:10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
2025-01-23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