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西融合教你进行科学的自我防治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中西融合教你进行科学的自我防治

来源:光明网2022-12-15 18:05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环都很重要。回归正常是我们的共同心愿,如何让大家正确科学认识疾病,彻底摆脱新冠肺炎的阴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携手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中西融合+传播机构,共同策划的“中西医联合防治慢性气道疾病中国行”公益直播访谈节目“新冠不过如此,让生活回归烟火气”日前开播,其中林江涛教授、孙增涛教授、刘辉国教授、李素云教授分别就一系列大众关心的新冠防治问题做出权威解答,也为今后大众在新冠防治中的困惑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中西融合教你进行科学的自我防治

  新冠是“大号流感”吗?

  囯务院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江涛教授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变异历经六大类毒株,包括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拉姆达和奥密克戎,当前新冠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我国主要是(BA.4/5,BF7))它的毒力应该是明显减弱,非常接近季节性流感,所以希望广大群众不用恐慌,它是可防、可控、也可治的一个疾病。新冠与流感,有很多相同之处,仅仅根据症状很难区分究竟是新冠还是流感,需要通过实验室诊断加以甄别。

  另外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极强,但是很少造成肺部感染,95%以上主要感染的部位在上呼吸道,大多数患者病程较短,3-5天基本能恢复正常状态,所以在通过相关部门进行研判后进行新的疾病命名,改变大众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势在必行。

  此外林江涛教授对当前大家关注的新冠病毒检测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目前的核酸检测与抗原检测都是病原学的诊断方法,核酸检测在新冠疾病的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医生很快地做出诊断治疗,特别是针对危重病人具有针对性,但当前新冠病毒的致病性在降低,所以取消全民日常核酸是正确之举。而抗原检测的特点是快速,但准确性相对较弱,只能做一般性的筛查,更多的作用是自我检测判断,而就当前来看,无论做不做抗原,其实都是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所以频繁多次地做抗原检测是没有必要的,对症下药的进行相关服药就可以了。

  抗击新冠病毒,中医药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

  天津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专家组副组长、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增涛教授表示,中医药抗疫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药在新冠防治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得到验证。

  第一,从病因方面来看,新冠肺炎,在武汉曾经叫做“不明原因肺炎”,就是因为那个时候还不确定,究竟是什么样的病毒引起。从中医辩证的角度看,新冠病毒这类外感病都是风、寒、暑、湿、燥、火组合而引起的,病因是清楚的,只是致病力的强弱程度不同。所以,面对新冠肺炎患者,完全可以使用原有的辨证论治体系进行治疗,不需要再新检测和鉴定什么。

  第二、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是寻找直接的抗病毒药物,通过杀灭和抑制病毒达到最终的治疗效果,而从中医学角度看,病毒和患者是一个整体。所以,中医会把二者当成一个整体来治疗,并且根据这个整体所处的进展阶段和症状表现不同,从初期、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进行区别治疗,这种基于整体观的治疗理念,不仅能够快速改善缓解症状、减少进展为危重症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发挥了人体本来就有的免疫力,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第三、中医药发展历史上有过多次与疫病对抗和较量的经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很多著作和成方,它们都是有效的,都不是试用。例如,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杂病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其中对于外感病的病因、病位、传变和治法都有明确描述,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有效的成方,为中医药治疗疫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像双清合剂,是清热解毒、表里双清的经典方剂,对呼吸道感染症状,像发热、咽痛、身重乏力、肌肉或关节酸痛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我们最新完成的一项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中,采用了双清合剂与磷酸奥司他韦的临床疗效做平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双清合剂与奥司他韦疗效相当,对流感临床症状的改善疗效显著。那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发热、咽痛、咳嗽、周身酸痛等症状,应该也有比较好的改善作用。此外如:抗病毒颗粒(口服液)、润肺膏、防风通圣颗粒、蓝芩颗粒等中成药都具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何进行药物治疗

  针对当前大众关注的特殊人群如何防治新冠,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专家组中医专家,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李素云教授表示,正常人患新冠疾病后,基本上可以通过服药得到症状改善,但比如有些有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老年人,恢复期可能就比较长,甚至核酸转阴之后仍有咳嗽、气短、乏力、少量黄痰等症状。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新冠后呼吸道症状持续,影响生活质量的,可以选择一些相应的中成药进行恢复治疗。比如百令胶囊、润肺膏等,对新冠恢复期残余的咳嗽、咳痰等症状有不错的改善作用。

  控制好基础疾病,人体“正气”充足,免疫力强,就不容易被病毒等外邪侵袭,即使感染也不易发展为重症,也更易康复。当然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要做好基础病病人的健康指标自我监测,如果有一些突发情况,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就医。

  后疫情时代如何进行科学的自我防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囯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医疗专家组成员刘辉国教授表示,大家完全没有必要过于恐慌,我们要做好未来跟病毒长期共处的心理准备,不能像惊弓之鸟也不能掉以轻心,跟着疫情放开的节奏,建立自己的防护节奏!比如: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并且关注症状变化、保持良好心态坦然积极面对新生活等。

  经历了三年疫情,多轮严格封控的我们,正在渐渐回归疫情前的生活,不再像三年前:没有感染,惶恐不安,感染了,犹如末日。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公开,敢于调侃,心态平和,有勇气面对,希望我们内心也跟随解封的步伐释怀,坦然而从容对自己说一声,新冠不过如此!期待车水马龙如织,万家灯火如常的烟火气早日到来。(韩振阳)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

  •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确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4月20日在广东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22 09: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