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冠恢复期失眠乏力,可使用中成药调理改善
首页> 光明医药> 健康科普 > 正文

新冠恢复期失眠乏力,可使用中成药调理改善

来源:光明网2023-02-10 14:25

  日前感染新冠后的个人防护以及新冠“后遗症”的管理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2023年春节前夕,由张伯礼院士牵头开展的《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抗原转阴后常见症专家共识》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开展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专家共识》陆续发布,并针对新冠恢复期出现的常见症状和相关诊治方案进行了说明。

  2023年2月8日,由医师报与中西融合+共同策划的公益科普直播访谈节目《中西融合大讲堂》直播,特别邀请到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医院三病区主任,中国中药协会肿瘤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肖海娟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三科副主任医师,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倪敬年教授做客直播间,结合共识就新冠恢复期失眠、乏力等问题在直播中做了权威解答。

  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体虚乏力、失眠等问题,是患了“后遗症”吗?

  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很多人表示出现了嗅觉减退、咳嗽、乏力、失眠等问题,也有很多网友说这是患上了“新冠后遗症”。对此,倪敬年教授指出,说“后遗症”为时过早,后遗症的表述往往与症状的长期持续性有关,而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的症状,尽管有如嗅觉减退等神经损伤,经过2~3个月一般可以恢复。肖海娟教授点明,随着治疗深入症状会逐渐改善,一般不会有后遗症。

新冠恢复期失眠乏力,可使用中成药调理改善

  感染新冠病毒后选择药物治疗,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宜中则中,宜西则西”

  针对目前新冠恢复期的诊疗和健康管理,倪敬年教授表示,每个人在恢复期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临床诊疗要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和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诊疗方案,在选择诊疗方案的时候往往首先要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肖海娟教授则表示,在疾病的急性期可以使用西药治疗,起效比较快,而在新冠的恢复期可以服用一些如东阿阿胶复方阿胶浆等补益的中成药进行调理。

  肿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治疗,是否需要特别的“诊疗方案”?

  由于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各不相同。肖海娟教授表示,患有肿瘤疾病的患者如果感染新冠病毒,要根据患者当下的身体状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肿瘤发展比较迅速,肿瘤的治疗比较迫切,还是要以治疗肿瘤为主;如果肿瘤患者病情比较稳定,可以采用中药维持治疗,在新冠恢复期的时候,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采用疗效比较温和的中药进行治疗。

  普通患者在新冠恢复期也要注意“养生”

  针对新冠恢复期患者乏力、失眠的情况,专家表示,不仅仅是由于新冠感染,现代人因工作和学习方面的压力,日常也会感到疲惫乏力,而且到了深夜仍然难以入眠。

新冠恢复期失眠乏力,可使用中成药调理改善

  肖海娟教授表示:“正气足则百病消,补气养血对于改善身体乏力、失眠、疲劳等症状都是非常重要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专家共识》中也是针对新冠恢复期的失眠、乏力,推荐使用东阿阿胶复方阿胶浆等补益类中成药进行调理。倪敬年教授还补充,疾病改善过程中,药物的剂量及服用疗程很重要,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疾病情况来决定,最好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此外,乏力、失眠也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而致,可以在日常膳食中,适当加入一些有助睡眠的水果蔬菜,帮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同时,每天可以进行半小时的运动,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失眠症状,也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据悉,《中西融合大讲堂》是由公益学术机构联合权威媒体,以中西医融合为特色的学术交流直播栏目,每期直播将邀请知名中医和西医专家,围绕大众关心的健康焦点话题及临床学术研究成果等,进行深度探讨与交流。《中西融合大讲堂》在内容规划方面,设计了健康科普、指南解读、共识宣讲、病例分享、青委课堂、健康日大医谈、循证研究等主题,从中医和西医两个角度对话题本身进行剖析,向社会公众传播健康知识,向医药行业及医生群体推广学术研究成果。(岳佩红)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到茶山采茶制茶忙

  • 云南石屏:“小豆腐”带动“大产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世界睡眠日的目标就是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促进对睡眠障碍的预防、治疗和管理。
2023-03-21 06:40
春节刚过,江西省第一季度新开工的1234个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近2万亿元的工程随即公布。江西全面掀起开工热潮——省级层面今年重点推进投资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共达3558个,总投资4.57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2023-03-21 06:3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
2023-03-21 09:48
近年来,天津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和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
2023-03-21 09:46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任。
2023-03-21 06:45
这是3月3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大花舟翅桐。谭运洪说,此次发现不仅为我国植物增添了新成员,也是以大花舟翅桐为代表的季雨林群落在我国被首次记录。下一步,保护区还将针对大花舟翅桐的种群分布、生境质量、保护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2023-03-20 09:3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18日在京启动2023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其间公布了“2022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
2023-03-20 07:25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依然能克服困难继续努力。研究人员还在发生“偏离期待”的情况后,马上人工刺激通往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回路,结果成功驱使了大鼠去克服困难。
2023-03-20 09:35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绘制出了果蝇幼虫脑部的完整连接组,即包含所有神经元及其连接状况的线路图。
2023-03-20 09:4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