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有效降低病毒载量、缩短核酸转阴时间,阿兹夫定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发表
首页> 光明医药> 医药产业 > 正文

有效降低病毒载量、缩短核酸转阴时间,阿兹夫定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发表

来源:光明网2023-04-12 18:15

  近期,一项阿兹夫定治疗轻症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正式发表。结果表明,阿兹夫定可以加速轻度新冠感染患者体内病毒的清除及缩短核酸转阴时间,从而缩短患者治疗和住院时间,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该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纳入了在巴西5个研究中心的312名≥18岁的SARS-CoV-2感染轻症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阿兹夫定组可显著缩短轻症患者核酸转阴时间。与安慰剂组相比,阿兹夫定组首次核酸转阴时间显著缩短至5.55天,阿兹夫定组第二次核酸转阴时间同样显著缩短至6.70天,且阿兹夫定组患者出院所需的时间也明显更短。

  该研究还通过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病毒载量,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在用药后第3、5、7和9天时阿兹夫定组患者的病毒载量更低。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阿兹夫定对轻症患者肝肾功能无显著影响、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安全性良好。

  据悉,阿兹夫定片是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作为一种广谱RNA病毒抑制剂,阿兹夫定可在病毒合成过程中嵌入病毒RNA中,终止RNA链合成和病毒复制,显著降低病毒载量,可在抗病毒复制和保护免疫两方面发挥作用,而此次临床实验结果的公布也进一步证明了阿兹夫定在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方面的有效性。

  除了最新的临床研究显示阿兹夫定缩短核酸转阴时间的有效性外,此前湘雅医院发表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结果也表明,阿兹夫定可显著降低疾病进展复合结局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为其在患者中的使用提供了现实证据。

  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评估阿兹夫定应用后对患者临床治疗结局的影响,包括综合临床进展、全因死亡等,在发表的真实世界研究中,与匹配对照组相比,阿兹夫定治疗与复合疾病进展结局(风险比 [HR]:0.43;95% 置信区间 [CI]:0.18 至 0.99)和全因死亡(HR:0.26;95% CI:0.07 至 0.94)的风险显著降低相关。与以往临床研究一致的结果进一步反映了阿兹夫定在真实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临床和研究中心张福杰主任也曾表示:“阿兹夫定是特异性作用于RdRp的核苷类药物,可精准阻断新冠病毒RNA复制。临床前研究显示,阿兹夫定可有效抑制SARS-CoV-2毒株,改善肺损伤,增强免疫,显著缩短核酸转阴时间。在中国和俄罗斯进行的III期临床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阿兹夫定在轻、中度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前阿兹夫定还有包括RCT研究及真实世界的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在内的多项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研究方向主要在阿兹夫定对于轻、中、重症以及危重症感染患者的核酸转阴时间、住院时间、炎症指标、对疾病进展复合结局的影响,以及安全性等。

  基于较为夯实的临床数据和真实世界研究支持,阿兹夫定已被多部指南共识或诊疗方案纳入推荐,并强调尽早使用。同时,阿兹夫定也被纳入2023年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医保支付价格约175元/瓶。

  如今,“乙类乙管”防控措施下,要求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防控工作,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重点做好老年人、儿童、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随着新冠抗病毒药物可及性的不断提升,相信将更加有效地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守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杨帆)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

  • 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