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杨森中国荣获中国红十字人道勋章
首页> 光明医药 > 正文

杨森中国荣获中国红十字人道勋章

来源:光明网2023-06-12 15:34

  近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公布了2022年度为中国红十字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奖章奖牌捐赠人名单,其中杨森中国荣获中国红十字人道勋章。中国红十字人道勋章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为表彰单位、个人对红十字人道公益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捐赠者而设置的奖项,是中国人道公益事业的最高荣誉。

  杨森中国总裁郑磊表示,“作为美国强生大家庭中的一员,杨森在华38年来一直谨记‘信条’教诲,在积极引进和生产创新药品、满足医患需求的同时,不忘关注社会,切实履行企业公民的责任,推动医疗资源普惠,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各项对社会有益的活动和慈善项目,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更多杨森力量。”

  优秀的企业有责任推动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信条”激励着杨森积极投身于各项公益事业,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社区带来价值和改变。作为活跃的企业公民,杨森在药物研发、医药人才培养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成功开展了多项公益实践。

杨森中国荣获中国红十字人道勋章杨森中国荣获中国红十字人道勋章

  关爱弱势群体

  我们以肿瘤学、免疫学、神经学、肺动脉高压、心血管与代谢以及传染病等患者治疗负担最沉重的疾病领域为切入点,通过多方合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支持。

  截至2022年,杨森与公益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共19个患者支持项目,以提升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在相关疾病领域的临床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全方位赋能患者。

  2009年起,杨森支持陕西省慈善协会开展扶贫项目,改善陕西省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当地学校基础设施,为新农村建设奉献力量。

  2003年起,杨森与马海德基金会合作开展麻风病人捐赠支持项目,向麻风病人提供各类帮助,促进中国麻风防治事业的发展。

  2002年起,杨森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开展中华骨髓库骨髓扩容项目,以提高公众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捐献的认知,支持开展干细胞捐献活动等。截至目前,强生已有2800多名强生员工志愿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血样;其中,有三例配型成功并完成捐献。

  第一时间驰援一线

  新冠疫情期间,杨森中国分别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陕西省防疫指挥中心捐赠100万元人民币及防疫前线急需的疫情防控物资,为战斗在防疫前线的医护工作者提供防护用品和支持。

  2020年夏季南方多个省市遭遇严重洪涝灾害,杨森中国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34900支金达克宁乳膏,帮助改善四川成都、湖南岳阳市、吉首市等地的抗洪一线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的皮肤感染问题。

  表彰鼓励杰出医药卫生工作者

  为了激励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发扬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精神,推动人才培养,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1994年起,杨森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共同设立了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简称“吴杨奖”)。截至2023年,已有464位优秀的医药卫生工作者荣获吴杨奖,其中包括39位院士。如今“吴杨奖”已成为中国医药卫生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

  保护中华文化遗产

  自2000年起,杨森中国支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相关文物保护工作、科研人员培训工作及研究实验室的建立和设备完善。在杨森的支持下,2005年兵马俑表面的真菌已全部祛除。在新一期合作中,杨森中国继续支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进行彩绘保护相关的多项技术研究和防霉保护等工作,同时协助提升公众文物保护意识,促进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与全球同行业交流。2019年,在杨森支持兵马俑项目二十周年之际,双方共同发起了“国宝在等待”年度公益项目,开展兵马俑及文物保护公共宣传与教育展示,唤起公众的文保意识。

  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

  2003年至2020年,杨森中国支持陕西省林业科学院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开展野生动物及自然环境保护、大熊猫健康指标研究、大熊猫饲养条件改善、大熊猫繁殖等研究等工作,并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和公众教育活动提高民众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杨森志愿者协会

  为了传播爱心、延续关爱、鼓励每一个员工积极投身于公益慈善事业,杨森于2013年成立志愿者协会,并在全国范围内围绕环境保护、扶贫救灾、儿童守护、社区和患者关爱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通过实际帮扶、关怀鼓励受益群体的志愿行动,进一步为社会作力所能及的贡献,传递并弘扬时代正能量。

  资料显示,作为首批进入中国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杨森自1985年在华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研发、引进和生产高质量的药品和创新健康解决方案,以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作为强生在华制药子公司,杨森聚焦能够为人类健康带来巨大改变的六大疾病领域:肿瘤学、免疫学、传染病和疫苗、神经科学、心血管与代谢以及肺动脉高压。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安古城墙吸引游人

  • 西渝高铁康渝段刘家坝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