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老慢支患者不要错过冬病夏治“黄金期”
首页> 光明医药> 健康科普 > 正文

老慢支患者不要错过冬病夏治“黄金期”

来源:光明网2023-07-12 14:40

  入伏是三伏天的开始,同时也到了冬病夏治的“黄金期”,比如老慢支患者就要抓住这个时机了。近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祝勇和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郭岩斐在《对话上医》直播节目中,围绕相关话题为大家解答。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

  中医认为,“冬为阴夏为阳”。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加上冬季阴盛阳衰,易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等反复发作或加重,尤其像老慢支、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在夏至到处暑前这一段时间,人体阳气旺盛虚寒性疾病病情稳定,人体内凝寒之气易于驱散,是治疗“冬病”的好时机。

  冬病夏治蕴含了古人关于“天人相应”“春夏养阳”和“治未病”思想的精髓,强调了根据季节和气候进行针对性治疗的重要性。通过在阳气充盛的季节加强体内阳气的养护和调理,可以预防冬季疾病的发生或症状的减轻。

  老慢支患者夏季需要治疗吗?

  有些老慢支患者会持有类似观点,“夏天没有症状,还需要治疗吗?”“冬天才严重,夏天症状减轻就少吃点药。”祝勇表示,“冬病”并不是说夏季完全不发作,这个时候“夏治”就不完全指预防,也有治疗的理念。

  他解释,中医有一个“伏痰理论”,冬季外邪极易侵入人体引动“伏痰”,导致老慢支患者冬天病情加重,而现在夏季阳气旺盛会压制“伏痰”,症状减轻,但这不代表夏季老慢支患者病情就好了不会发作,因此患者不能擅自停药、减少药量。

  郭岩斐也强调,患者不能仅凭主观症状来决定是否停药,一定要去医院找医生分级评估,做一个系统性检查。从临床情况看,只有少数有咳嗽咳痰、肺功能正常的老慢支患者可以停药,但事实上大多数发展成慢阻肺的患者都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治疗。

  如何“冬病夏治”老慢支及用药注意

  根据“冬病夏治”的治疗理念,祝勇介绍,可以使用一些温阳化痰的药进一步压制老慢支患者的“伏痰”。另外,夏季潮湿炎热,中医有“暑季耗气伤阴”之说,老慢支患者暑季容易气阴两伤,导致肺气不宣或口干舌燥。

  对于上述情况,祝勇表示,临床上常用到咳速停糖浆,其组方里枇杷叶、黄精、吉祥草、百尾参、桑白皮等中药可起到润肺止咳、补气养阴、滋肾填精等功效。

  从西医的角度看,郭岩斐强调,老慢支患者在稳定期无需服用抗生素,若发展为慢阻肺后主要以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为主;合并哮喘或血嗜酸细胞增高者,可再使用一些吸入的糖皮质激素。

  对有粘液高分泌也就是咳嗽、咳痰症状比较明显的慢阻肺病人,郭岩斐建议可加用祛痰药物,如N乙酰半胱氨酸、桉柠蒎胶囊、咳嗽停糖浆等。同时,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做好随访,每半年到一年进行肺功能检查等。

  此外,在饮食方面,老慢支患者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能饮食过于清淡,高蛋白、丰富膳食纤维的摄入十分有必要。日常生活中注意勤通风,夏季不要贪凉长时间低温吹空调、要加强运动等。(刘琳琳)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追思英烈

  • 杭州亚运会|亚运头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0月1日中午,杭州亚运会赛程过半。中国队金牌达到114枚,以218枚奖牌的总数,牢牢占据亚运会奖牌榜第一名的位置。
2023-10-01 15:19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27日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2023-09-28 10:10
气候变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全球性危机和挑战之一。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下,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
2023-09-28 10:55
从探索星辰大海,到聚焦国家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怀揣科技报国理想,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王煜尘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
2023-09-28 10:50
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现场,中国队选手鲍珊菊、苑丽颖和郭裕芳意气风发,头戴“哪吒”头盔,脚踩“风火轮”,在“碗”状的环形赛道上飞速旋转,以打破亚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
2023-09-28 10:49
27日,在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伊春西站施工现场,重达556吨的站房屋面球形网架结构顺利顶升到位,标志着由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我国最北高铁站——伊春西站正式封顶。至此,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全线站房施工将全面转入站房屋面和装饰装修阶段。
2023-09-28 10:48
46秒376!9月26日,杭州亚运会淳安赛区迎来了新的纪录!
2023-09-28 10:15
农业农村部26日召开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秋冬种工作部署会。
2023-09-28 10:12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通过工艺测试,正式建成。
2023-09-28 10:07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3-09-28 10:03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作为一种旨在收集、保存、解释和利用个人和社区在过去事件中的经历、记忆、观点与情感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通过积极倾听地球居民的声音,口述史成为理解和探讨个人和社区如何经历、解释、传播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2023-09-28 10:27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