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冠“三阳”来了?专家提醒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科学合理用药
首页> 光明医药> 健康科普 > 正文

新冠“三阳”来了?专家提醒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科学合理用药

来源:光明网2023-08-24 15:45

  近期,“新冠三阳的人开始陆续出现”登上热搜,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又再一次的“阳”了,本轮再阳的人群症状大多以发热、喉咙痛为主。加之新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EG.5感染病例在全球多地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将EG.5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这也说明新冠病毒仍存在于我们身边从未消失,疫情长效化防护要持续筑牢。

  距离新冠“二阳”小高峰刚刚过去三个月,接下来是否会迎来新一轮“三阳”小爆发?EG.5变异株是否会成为三阳的“助推器”?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地区7月31日为期一周新增确诊病例数量为1630例,到8月7日每周新增确诊病例降至552例,最新一周新增确诊病例数量为449例。可以看出,从5月份“二阳”高峰期以来,我国新增确诊病例数仍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总体疫情形势平缓尚未出现新一波高峰。

  此外,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公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来看,7月份全国发热门诊诊疗量及新冠中正病例数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相比6月份,7月份全国报告的新增新冠重症病例以及死亡病例分别环比减少1513例、174例。目前,我国新冠病毒阳性率总体处于低水平流行。

  对于近期广泛热议的“三阳”话题,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门诊中,新冠感染人数确实有所增加,但总体仍相对平稳。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在媒体采访中表示,“三阳”说法目前没有统一判断标准,一般判断“二阳”和“三阳”时间上间隔超过3个月左右,且需要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如再次出现明显新冠病毒相关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则考虑为“三阳”可能。

  伴随新变异株的全球蔓延,在现阶段EG.5是否会对“三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迎来新一轮的确诊高峰?世卫组织评估指出,EG.5在全球流行毒株中表现出更高的感染率、增长优势和免疫逃逸特性,展现出更强的传播态势。有可能会造成感染病例激增,并在一些国家甚至在全球成为占据主导的新冠变异株。

新冠“三阳”来了?专家提醒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科学合理用药

  图源:联合国官网报道

  我国监测结果显示,新冠病毒流行株中EG.5变异株从4月的0.6%增长至8月的71.6%,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省份形成优势流行,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继续保持此趋势。

  针对目前的疫情现状,专家提醒尽管疫情相对平稳,新冠新变异株风险较低,但仍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患有基础病的人群、老年人、免疫力较差的人群,尤其要注意做好日常防护,如发现自己“三阳”后,需在医生指导下及时科学合理地进行抗病毒治疗。

  在病程早期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能够有效控制新冠患者病情的进展与恶化,已成为新冠治疗的专家共识。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口服小分子抗新冠药物阿兹夫定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得到广泛应用,其降低病毒载量显著,缩短核酸转阴时间明显,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药物耐受性良好。

  阿兹夫定的疗效和安全性也受到了众多专家的肯定。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临床和研究中心张福杰主任表示:“阿兹夫定可有效抑制SARS-CoV-2毒株,改善肺损伤,增强免疫,显著缩短核酸转阴时间。在中国和俄罗斯进行的III期临床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阿兹夫定在轻、中度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现已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推荐用药,及全国和各省40个指南共识。

  作为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阿兹夫定其单价及日治疗费用低,大幅减轻患者的负担。除高普惠性外,阿兹夫定也已在全国31个省份完成医保挂网,并覆盖全国各地主要医疗机构,包括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在家门口就可以方便开药。不仅如此,多个互联网平台也提供了抗病毒药物寻药问诊服务,阿兹夫定等新冠抗病毒药物可及性进一步提升,民众获取药物更加便捷。

  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的新阶段下,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于公众而言,严加防护的同时要做好自身健康评估管理,警惕和抵御随时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

  如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做好个人监测、早诊早治,通过早期干预减少向重症转化的风险。如不慎感染,要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治疗方案,及时遏制病毒在体内复制,将病毒对人体机能的损害降到最低。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开幕

  • 探洞研学欢乐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2024-10-25 09:16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5 09:12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2024-10-25 09:08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2024-10-25 09:03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最高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2024-10-25 09:02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2024-10-24 09:1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2024-10-24 09:17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2024-10-24 09:11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2024-10-24 09:10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2024-10-24 09:08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获益,又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
2024-10-24 09:05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2024-10-23 09:3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3 09:35
银线飞架,纵横神州。只用0.00526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2024-10-23 09:29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2024-10-23 09:2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2024-10-23 09:1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