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支原体肺炎这两季高发!不少娃已中招,干咳不断、反复发烧要重视
首页> 光明医药> 健康科普 > 正文

支原体肺炎这两季高发!不少娃已中招,干咳不断、反复发烧要重视

来源:潇湘晨报企鹅号2023-09-06 18:19

  近期,不少医学博主发文称今年是“支原体感染”流行大年,并表示自己所在的医院已经接收了许多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发展为肺炎的患者。在评论区,网友们分享了自家孩子感染后的症状和治疗,大部分表现为反复高热、夜间干咳不断。

  长沙各家医院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情况如何?临近开学,幼儿园、小学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潇湘晨报·晨视频记者进行了走访。

  学龄前至学龄期的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易感人群

  潇湘晨报·晨视频记者了解到,长沙各家医院儿科、呼吸内科门诊近期都接收了不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9月5日上午10时许,潇湘晨报·晨视频记者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门诊走访。可以看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家长带领下排队就诊。

  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曾赛珍告诉潇湘晨报·晨视频记者,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可见,高峰期在每年的夏、秋两季。而在刚刚过去的7、8月,因肺炎支原体感染前来就医的孩子明显比往年更多。

  学龄前至学龄期的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易感人群。“一般来说,五岁以上的孩子发生支原体感染更多见些。”曾赛珍介绍,年龄更小的孩子易感染的是呼吸道病毒,但肺炎支原体感染也可以发生在婴幼儿群体中。

  据中国卫健委发布的消息,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支原体肺炎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约3至7年会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

  专家介绍,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它导致的肺炎与新冠病毒导致的致病方式完全不同。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一般都有季节发病的情况,支原体肺炎近两年尤其今年在我国一些区域流行,有少数家庭或者班级聚集发病情况,但它不属于传染病。

  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多样,应注意观察,必要时及时就医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可达3周,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肺炎支原体感染都会引起肺炎。“有些可能不会有症状,有些可能会引起咳嗽、肺炎,严重的还可以引起重症肺炎、脑炎,甚至会引起动脉栓塞、脑梗塞等。”

  家长在什么时候应该带孩子来医院就诊?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病程早期,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并不典型。约4到5天后,患者出现连续剧烈的干咳,夜间尤为明显,或者反复发烧,甚至有患者出现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曾赛珍建议家长此时应该带孩子来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孩子的临床表现、病程长短,鉴别是否需要做相关检查,并安排后续的治疗方案。肺炎支原体病原检测可以抽血做抗体检测,也可以做咽拭子核酸检测,抗体检查一般要5至7天左右才会产生。医生也会根据孩子的症状选择是否需要拍胸片。

  目前,幼儿园、小学都已陆续开学,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曾赛珍建议已感染的孩子及时治疗、阻断其在校内的传播。其次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多开窗通风也非常重要。“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属于传染病,不需要传染隔离管理,但可以经飞沫传播,要处理好病源,包括家庭成员的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可引起肺部实变,早期识别,也可能需要支气管镜检查及灌洗治疗。”曾赛珍说。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追思英烈

  • 杭州亚运会|亚运头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0月1日中午,杭州亚运会赛程过半。中国队金牌达到114枚,以218枚奖牌的总数,牢牢占据亚运会奖牌榜第一名的位置。
2023-10-01 15:19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27日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2023-09-28 10:10
气候变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全球性危机和挑战之一。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下,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
2023-09-28 10:55
从探索星辰大海,到聚焦国家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怀揣科技报国理想,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王煜尘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
2023-09-28 10:50
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现场,中国队选手鲍珊菊、苑丽颖和郭裕芳意气风发,头戴“哪吒”头盔,脚踩“风火轮”,在“碗”状的环形赛道上飞速旋转,以打破亚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
2023-09-28 10:49
27日,在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伊春西站施工现场,重达556吨的站房屋面球形网架结构顺利顶升到位,标志着由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我国最北高铁站——伊春西站正式封顶。至此,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全线站房施工将全面转入站房屋面和装饰装修阶段。
2023-09-28 10:48
46秒376!9月26日,杭州亚运会淳安赛区迎来了新的纪录!
2023-09-28 10:15
农业农村部26日召开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秋冬种工作部署会。
2023-09-28 10:12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通过工艺测试,正式建成。
2023-09-28 10:07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3-09-28 10:03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作为一种旨在收集、保存、解释和利用个人和社区在过去事件中的经历、记忆、观点与情感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通过积极倾听地球居民的声音,口述史成为理解和探讨个人和社区如何经历、解释、传播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2023-09-28 10:27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