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近视眼药传利好!这款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首页> 光明医药 > 正文

近视眼药传利好!这款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来源:光明网2023-12-27 18:07

  在素有“金眼银牙”之称的眼科赛道上,众多医药企业正加速狂奔,除了近期引发热议的拨康视云冲击港股IPO一事外,国内眼科领域龙头医药企业远大医药也再次取得眼科创新产品的研发新进展。

  12月27日,远大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全球创新眼科药物GPN00884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已获国家药监局正式受理。

  聚焦高增长近视防控市场,GPN00884或提供全新临床方案

  根据公告,GPN00884滴眼液是一款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全新作用机制的创新药,本次滴眼液获受理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剂量递增的I期临床试验,拟入组40例健康受试者,旨在评估GPN00884滴眼液在健康受试者中单次及多次给药后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作为一个不可逆转的疾病,近视切切实实地影响着大众的日常生活。尤其在电子产品愈发普及,用眼需求大幅增加的背景下,近视呈现出患病人群规模扩大化等发展趋势。其中儿童青少年作为近视高发群体,正呈现发病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发病率也不断攀升。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视觉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近视患病人群达到26亿,特别是亚太地区高收入国家近视患病率高达53.4%,远远高于澳洲、欧洲、美洲等地区。中国是全球近视人数最多的国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调查结果,中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高居世界第一。2020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Frost & Sullivan预测2030年中国20岁以下近视人数将达1.9亿人。

  受大量患者人数所驱动,近视治疗产品的临床与市场需求也将持续扩大。Frost & Sullivan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治疗青少年近视药物的市场规模已达约8,400万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约480万美元;2027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达29.3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预计约5.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03.5%及160.8%。

近视眼药传利好!这款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图片来源:拨康视云招股书

  在此形势下,预防近视、延缓近视也在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助推下日益成为大众共识。2018年中国教育部联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将近视防控上升为国家战略之一。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印发《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提出要围绕儿童近视精准干预技术与策略研究,支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和产品创新研发等具体要求。

  相关政策的支持为我国眼科用药市场的增长奠定了基础,然而尽管用药空间巨大,目前近视预防用药的产品品类却相对较为单一,呈现出了需求大但选择少的局面。据统计,目前市场上可用于预防近视的药物主要以低浓度阿托品为主,尽管目前国内部分企业已有所布局,但相关产品正处于在研阶段,尚无获批上市的阿托品药物。

  整体来看,在延缓儿童近视进展方面,国内目前尚缺乏疗效和安全性明确的药物,该疾病领域存在着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而GPN00884(与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相比)不仅不会出现畏光、调解下降等不良反应,且给药时段不受限制,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望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延缓儿童近视进展临床治疗方案。

  夯实大众护眼生态圈布局,推进创新产品研发进程

  据悉,远大医药作为中国主要的眼科药研发、生产及销售综合企业之一,已在眼科领域深耕十余年。公司眼科在售产品近30款,主要聚焦于干眼症、眼底出血、青光眼、白内障、抗炎、近视相关等主流适应症,包含处方药、OTC、器械、消费品等几大类别。公司还于业内率先提出打造集“预防+治疗+保健”为一体的“大众护眼生态圈”。

  以国内首支不含防腐剂的滴眼液瑞珠为例,该产品作为远大医药眼科领域的明星产品,不仅赢得了消费者青睐,连续七年获得西普金奖“健康中国·品牌榜”,也获得了《中国白内障围手术期干眼防治专家共识(2021年)》、《中国干眼专家共识(2020年)》等多个专家共识的权威推荐。此外,公司和血明目片已上市20余年,是全国独家品种、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该产品获国家医保目录(2022年版)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收录,并进入了多个指南及共识。

  创新管线方面,除此次进入IND阶段的GPN00884,公司另有3款全球创新产品,可分别用于治疗干眼症、翼状胬肉以及眼科术后抗炎镇痛。其中用于治疗翼状胬肉的创新产品CBT-001于今年3月获批在中国开展III期临床研究。治疗干眼症的小分子多肽药物GPN00136 (BRM421)于今年4月获批在中国开展II期临床研究,于抗炎镇痛的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GPN00833于今年10月完成中国III期临床试验的首例患者入组给药。

近视眼药传利好!这款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图片来源:远大医药微信公众号

  远大医药表示,公司一直高度重视创新产品和先进技术的研发,未来将持续加大对全球创新产品和先进技术的投入,丰富和完善产品管线及产业布局,并将秉持“以重磅创新药械为引领,以大众护眼生态圈产品为基础”的发展战略,不断强化行业影响力,实现业务领域新突破。(健文)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安古城墙吸引游人

  • 西渝高铁康渝段刘家坝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