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新冠、支原体感染、甲流、乙流、细菌感染……病原丛杂难辨,成为广大市民防治呼吸道疾病的一大难题。近日,记者就如何区分呼吸道感染病因及防治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教授、主任医师李海潮。
李海潮首先解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种类不同,其致病作用和传播途径也不同。新冠、甲流、乙流等病毒导致的呼吸道感染往往传染性较强,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空气传播等途径造成较大范围的感染。支原体也具有较强的流行性,且主要集中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可在班级中造成流行。以肺炎球菌为代表的细菌感染主要是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自身感染,与疲劳、醉酒等所致的抵抗力低下相关,基本无传染性。
辨别病原,先从症状入手。李海潮大夫说,成年人的支原体感染往往表现为低烧、干咳等症状。流感则多表现为高烧、周身酸痛,呼吸道局部症状相对少。新冠病毒感染可能表现为从轻微到高热、咽痛、周身酸痛等不同程度的症状。鼻病毒等引起的普通感冒则体温往往不太高,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合并细菌感染后则出现脓痰、脓涕。支原体和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肺炎,发生率不高,但一旦出现则必须积极治疗。李海潮补充,呼吸道感染病原构成多样,累及部位各不相同,也会出现因症状相似而难以鉴别,或两种病原合并感染的情况。因此,有时候需要通过进一步化验来帮助判断。比如,反映在血常规检查项目中,病毒感染往往呈现白细胞计数正常甚至降低、C反应蛋白正常或低度升高的情况;而细菌感染表现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以及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现在病原快速检测手段普及性提高,必要时可以选择。
对于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防治,李海潮给出了一些建议:
第一,大部分呼吸道感染都是良性经过,患者不要过于紧张、担心,用药要合理、对症。李海潮特别提醒,呼吸道感染往往伴随发热,一般来说,体温高于38.5℃方考虑使用药物退烧,周身酸痛明显时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体温在38.5℃以下,或者虽然体温高,但自觉症状不太明显时不要急于退热。体温升高有助于免疫系统清除病原。但如果持续高热超过三天,或者出现咳嗽严重,甚至呼吸困难等情况就要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化验以及影像学检查(胸片或胸部CT),了解是否发生肺炎等情况。对于典型的病毒感染,如没有细菌感染的证据,要避免使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类药物等,否则不但没有效果,还可能诱导细菌耐药。症状较重者需要结合病原检查结果合理选择抗病毒和抗菌药物。
第二,发生呼吸道感染后,一定要注意休息、适量饮水、合理饮食,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更要避免熬夜加班使身体处在疲劳状态,导致病情加重,甚至诱发心肌损害等。如果症状轻微,可以居家治疗。出现上述的严重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冬春季呼吸道感染频发,相应的医疗资源比较紧张,李海潮表示,大家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血常规等检查可以在社区卫生中心医生指导下进行,便捷、充分、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
记者 焦子原
实习生 韩雨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