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最近两周,受美国国会某项拟议立法草案提及的影响,市值千亿的CRO公司(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药明康德公司股价暴跌超过30%、市值缩水数百亿元,同时也带动了“药明系”其他股票下跌。尽管药明康德公司迅速启动了回购方案、发布澄清公告、管理团队致公开信等措施,投资人并不买单,股价仍处于下行通道。
创新药研发需要漫长的过程、昂贵的成本,成功率极低。这促使更多药企将新药研发业务进行外包,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近20年的时间,医药研发投入费用不断提高,这也催生了CRO产业的繁荣。但当前,全球创新药投融资资金减少,影响了创新药企的研发速度,继而导致新药研发外包业务放缓。
65%以上收入来自美国客户
由于我国药学人才成本低、实验动物价格便宜,药明康德创始人李革等人看中了在中国开展新药研发业务外包的优势。2000年12月,药明康德公司成立,以化学合成药物研发和生产服务起家。由于药明康德起步早、熟悉全球药物知识产权等,目前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都选择与其合作。
但1月25日的一份提案将药明康德的未来划上问号。据悉,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提案1月25日提交到了美国国会。该提案建议,国会阻止外国生物技术公司获得美国纳税人的资金,并将药明康德等公司纳入“受关注的生物技术公司”名单,称其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危机。
受此消息影响,1月26日,药明康德A股跌停、H股跌超16%收盘。药明康德迅速发布澄清声明,称该法案尚未生效及颁布。涉及药明康德的内容仍待进一步审议,并可能变更。但这一声明看来无济于事,1月29日,其股价继续跌停。2月2日,药明康德公布了10亿元股票回购计划,但股票继续跌停。
2月5日,药明康德再次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在过去没有、现在和未来都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国家安全风险,因此不应在草案中被预定义为“予以关注的生物技术公司”。2月5日,药明康德收盘价为48.23元/股,较1月26日开盘价72.5元/股,下跌了30%左右、市值缩水数百亿元。2月6日,药明康德股价回暖,报收52.25元。
药明康德2023年上半年报告显示,药明康德实现营业收入188.7亿元,同比增长6.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亿元,同比增长14.61%。其中,美国客户收入123.7亿元、占65%左右,中国客户收入仅为32.3亿元。药明康德业务以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为主,因此美国国会这份提案未来如果落地的话,将直接影响药明康德的收入。
CRO行业增速放缓是主要原因
业内人士指出,药明康德持续性股价下跌并不都是受美国方面的影响,CRO行业增速放缓才是其不被市场看好的内在逻辑。
受益于全球人口总量的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科技进步、医疗开支上升以及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球制药市场规模仍然将保持增长。药明康德曾经是资本市场的明星企业。
2007年,药明康德登陆美国纽交所,2015年私有化从美股退市。后来经一系列资本运作、分拆业务,自2018年开始,药明康德构建起“药明系”资本版图。药明康德公司实现了“A+H”上市,同时孵化出了三家港股上市公司,分别是药明生物、药明巨诺、药明合联。这几家公司市值最高时,总和超过了3000多亿元。
2010年后,我国陆续出台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一系列政策。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由仿制为主向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带动了国内创新药研发投入保持快速增长。药明康德业务也由国外为主,转变为国外为主、国内为辅的结构,业务涉足全球超6000家企业。药明康德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93亿元,称是创纪录地业绩增长了71.84%。
医药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测,2022年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2437亿美元,中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为327亿美元。因此,2022年前全球医药创新发展的动能在不断加强,资本大量投入创新药物,带动了创新药物研发。
但2023年,受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创新药物投融资资金量下滑,全球药物外包和研发生产业务也必然相应出现放缓。
据医药魔方数据库,2022年全球创新药一级市场投融资总金额290亿美元,同比下降43%,投融资事件928起,同比下降30%。国内创新药一级市场融资总金额67亿美元,同比下降55%,投融资事件435起,同比下降32%。
昭衍新药发布业绩预告,2023年公司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0%以上。美迪西近日公告,2023年度预计出现亏损2700万元至4000万元,这是美迪西2019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美迪西称,受医药行业投融资放缓影响,市场需求减弱,订单价格下降,部分订单延迟执行,导致公司营收下滑。尽管药明康德2023年年报尚未发布,但裁员迹象明显。亚洲员工2022年末为4.21万名,到2023年上半年已减少到3.9万名。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中国对药物研发过程的质量管理标准向西方国家标准体系靠拢,未来具备特色业务能力的新药研发外包公司可能才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