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初心如磐,他们用仁心仁术守护患者清晰“视界”
首页> 光明医药 > 正文

初心如磐,他们用仁心仁术守护患者清晰“视界”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4-02-19 17:55

  我们的身边有一群最美的白衣天使,他们或扎根一线,用坚持坚守、医者仁心,书写最美芳华;他们或攻坚克难,破解一道道医学技术难题,编织最美风景;他们或仁术济世,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用汗水换来患者的健康平安……

  99岁高龄老人靠“摸索”度日,眼科专家会诊为其争取一线光明

  “清楚了!终于看清楚了!不敢想象,手术前眼睛都看不见人,就看见一个影子,到哪都需要人搀扶的老母亲,现在居然能自己到处走动了,真的全靠刘院长的高超技术!”2024年正月初九,75岁的黎叔带着99岁的老母亲来到东莞爱尔眼科医院复查,看着老母亲利索地指出了视力表个别视标,黎叔难掩激动心情,“太感谢了,您牺牲自己休息时间,帮了我们全家一个大忙啊!”

  家住东坑的刘奶奶2023年7月底过99岁生日大寿,平日老人家身体还算硬朗,性格也比较乐观开朗,喜欢茶余饭后找邻居聊聊天打发时间,生活上基本不需要家人为她操心。但这几年来,刘奶奶听力和视力下降得厉害,一开始,她只是抱怨眼前模糊,后来渐渐连路也看不清,外出需要人搀扶,在家中则要摸着行走,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她的日常生活。

初心如磐,他们用仁心仁术守护患者清晰“视界”

谭泳昌主任为刘奶奶检查术后眼部情况

  基本丧失听觉和视觉的刘奶奶,话少了许多,也不爱出门。三个儿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前阵子我眼睛也做了手术,视力明显提高很多,心想也许年迈的母亲也可以试试……”三个月前,刘奶奶的小儿子黎叔在东莞爱尔眼科医院通过白内障手术恢复清晰视力,一直很首肯该院的技术。

  于是,去年8月29日一早,三兄弟便带着刘奶奶来到医院看诊,“老人家白内障程度已经十分严重了,眼睛已接近失明的状态!”东莞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一科主任谭泳昌在通过散瞳后的眼前段照相,清楚地看到刘奶奶双眼的晶状体已完全变白,导致光线难以进入眼内,确诊其为“双眼老年性白内障(四级硬核)”,并表示这种情况只能尽快通过手术治疗,争取有一线复明的希望。

  高龄甚至超高龄老人,手术与麻醉风险远大于常人。为刘奶奶做全身术前检查后,东莞爱尔眼科白内障专科团队邀请刘斐院长一同会诊,一致认为老人双眼均为白内障晚期,加上年龄大配合度欠缺,眼科手术难度和风险都非常大。为了确保刘奶奶的手术成功,刘斐院长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敲定手术各环节的细节,并制定了详尽、缜密的超声乳化手术方案及术后护理措施、多种意外发生状况的处理预案。在征得家属同意后,东莞全体医护决心为刘奶奶争取这宝贵的一线光明。

  一切准备就绪。8月30日上午,由刘斐院长主刀成功为刘奶奶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刘奶奶表示术中没有感觉疼痛,术程顺利。

  术后第一天拆下纱布,重见光明的刘奶奶心情特别好,笑着表示终于能看清刘院长和谭主任的脸了,同时整个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病房里也迫不及待“甩”开护士搀扶的手想尝试独自行走,还常常望着窗外,欣赏着久违的风景。“不敢想近百岁的老母亲能重见光明,再次看到我们的样子,太感谢东莞爱尔眼科医院的医护人员了!”

初心如磐,他们用仁心仁术守护患者清晰“视界”

出院那日的刘奶奶心情特别好,一直拉着蔡惠平护士长频频道谢

  “以医者之心致力于人类的眼健康事业,与眼科同仁一起,致力于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准,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这是刘斐和谭泳昌的心愿,也是爱尔眼科的使命。

  从跌跌撞撞到肆意奔跑,初生婴儿遗传“先白”两次手术保证视力发育

  “天天现在没那么胆小了,跑起来特别快。”天天妈妈欣喜地分享道。3岁半的天天(患者化名)患有先天性白内障,节前在衡阳爱尔眼科医院顺利完成双眼的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复查时,天天已经在医院走廊里玩了起来。

  衡阳爱尔眼科医院院长、白内障手术专家罗维骁第一次面诊天天时,他才10个月,还在妈妈怀里咿咿呀呀的小宝宝“不出所料”地被确诊为白内障。

  “我就是先天性白内障,天天的姐姐也被遗传了白内障。”天天妈妈回忆,天天自从出生后,自己就非常担心他也会遗传先天性白内障,后来发现天天视力明显不如同年龄的其他孩子,仔细观察还能看到瞳孔发白,我便马上带着孩子来到医院进行了检查。

  “当时确诊后,我马上就请罗院长来给天天做手术。我和天天姐姐的先天性白内障都是罗院长治好的,我非常信任他。”

  从门诊到病房,从白天到黑夜……罗维骁忙碌的身影时刻穿梭在医院里。他说,眼科手术如同在走钢丝,施展余地只在毫厘之间。数十年如一日,他一心扑在治病救人的临床实践中。

  把工作看成为患者解决疑难问题,是罗维骁做好医疗工作的初心。罗维骁将宽容、理解与责任刻入生命年轮,把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镌刻在心中。几十年来,他对待每一位病人,都拿出亲人一般的真情。

初心如磐,他们用仁心仁术守护患者清晰“视界”

罗维骁院长面诊天天眼部情况,为其制定手术治疗方案

  罗维骁仔细查看天天的检查结果后,为他制定了两次手术的治疗方案。“婴儿刚出生后的数月内是视觉快速发育的关键期,这时候有白内障等眼病,可能会严重阻碍视功能发育,导致弱视,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手术,让外界光线进入眼内,刺激孩子的视觉神经功能发育。”罗维骁解释,婴幼儿的视觉发育需要外界光线的刺激,但天天的白内障就像“窗帘”一样完全挡住了瞳孔,阻挡光线进入眼内。

  “手术治疗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必须通过手术把这块挡住光线的‘窗帘’摘除,这样天天才有机会重新获得光明。”罗维骁继续补充,“因为孩子年龄小,视功能还需要发育,所以摘除白内障后还不能置入人工晶体,这样他就相当于1000多度的远视,在他成长到2岁以后,再给他装上人工晶体,帮助他恢复正常视力。”

  2021年,罗维骁通过手术为天天摘除了双眼的白内障,天天的晶状体混浊完全切除,瞳孔区又恢复乌黑透亮。

  第一次手术后,经过2年多的视觉康复训练,天天的眼轴发育接近成人水平,再次走进罗维骁院长的门诊时,天天已不再是抱在妈妈怀里的小宝宝了,但由于眼睛看不清,他还是紧紧抓着妈妈的手,即便是医生检查时,也需要父母在身旁时不时的轻抚和鼓励。

  鉴于天天的特殊情况,他被立即安排住院,完善检查。手术日当天,在手术室护士郭芊的温暖怀抱里,原本因害怕而哭闹不止的天天也逐渐平静下来,罗维骁顺利为天天完成了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目前,天天术后复查情况良好,从怯生生地躲人到露出笑脸,从扶墙走路到恣意奔跑,天天的表情和动作无不透露出他的视界不一样了。

初心如磐,他们用仁心仁术守护患者清晰“视界”

复查时,天天在医院走廊里开心地奔跑

  罗维骁表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这是我们从医之路最重要的精神支撑。患者得到康复,让医务工作者能够感受到价值所在,便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也是我们勇敢前行的最大动力。”

  20多年以来,爱尔眼科的医生们用医者的仁心与精湛的技术,守护着患者的清晰“视界”。他们在专业上攻克疑难,用仁心拨开云翳,陪伴患者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模糊走向清晰。向持续奋斗在一线的“光明使者”们致敬!(章肖亮)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安古城墙吸引游人

  • 西渝高铁康渝段刘家坝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