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守护患者清晰视界,既要“刀尖上跳舞”又要“锦上添花”
首页> 光明医药> 健康科普 > 正文

守护患者清晰视界,既要“刀尖上跳舞”又要“锦上添花”

来源:光明网2024-04-24 11:12

  眼球虽小,却隐藏着许多“高不可攀的山峰”。毫厘之间,精准施治,每一台手术都是对眼科医生的严苛考验,要求医者一丝不苟和技艺精湛。而在众多手术类别之中,唯独屈光手术,既要“刀尖上跳舞”,又要“锦上添花”。但也正因如此,质量与安全,经验与操作,就成为了屈光手术的重中之重。

  从住院医师到科室主任,这一条从医路,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屈光专科主任张青松走了20余年,变化的是年龄,不变的是初心。随着现代化手术精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不同眼部条件的患者,他对屈光手术的创新与研究从未停止,用二十多年的光阴诠释了一名眼科医者的执着与担当。

  深耕屈光领域,至精至微重塑品质视觉

  2003年,刚刚进入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工作的张青松选择了屈光这一专业领域,当时,近视手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新鲜事物,接受程度并不高。但在张青松看来,这也恰恰是这个科室充满活力的地方,“如果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屈光手术,摘下厚厚的眼镜,提升视觉质量,这会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张青松笑着说。在屈光专科工作的第一个春节,看到成功摘镜后患者发自内心的喜悦,张青松想要深耕这一领域的决心愈发坚定。

  为了承担起这份“光明的重量”,2017年起,张青松在科室率先推行全年手术不打烊制度,使患者在手术时间上可以灵活安排;暑假高峰期,为了患者能顺利通过体检,他舍弃了陪伴家人的时间,一天都没有休息过。同事们总是开玩笑说张主任“很难找”,因为他不是在门诊,就是在手术室。“张主任,我的手术还是想请你给我做,你做手术我心里会更安心、踏实。”许多慕名前来的患者出于对张青松的信任,都会提出要他亲自手术,不管手术大小,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张青松也都会尽量满足患者。

守护患者清晰视界,既要“刀尖上跳舞”又要“锦上添花”

  张青松正在为患者施行屈光手术

  然而,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情况,这时候,张青松并不会直接给建议,而是试图通过与对方充分交流,设身处地地尝试去找出对方心里的答案。“要从患者说的话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来为医生筛选适应症。”屈光手术经常还会遇到患者对手术效果及手术安全性感到担忧的情况,张青松认为需要实事求是地告诉患者手术的风险,但同时要照顾到他们的情绪,让他们放心,有安全感。“把握沟通的度很难,更多时候需要随机应变,通过观察患者微妙的情绪来安慰他们,打消他们的顾虑。”

  重塑清晰视界,助力高度近视患者重启人生

  在张青松看来,屈光手术不仅仅只是让患者获得更清晰的视觉效果,有的时候,也是人生的一次重启。“高度近视患者,戴着那么厚的镜片,有的人甚至非常自卑,说话都没办法直视他人的眼睛。这些患者,在正常的求职、恋爱的过程中,也许都会遇到一些挫折。手术后,患者眼神里透露出的喜悦、感激之情,是对一名眼科大夫最好的肯定。”张青松说。

  今年30岁的小陈(化姓)从小就患有弱视,还合并有1000多度的高度近视,为此,他常年都戴着厚如酒瓶底的眼镜,但即便如此,他戴镜的最佳矫正视力也只能达到0.15。因为弱视合并高度近视,小陈的学习和生活都因此受到了很大影响,由于戴着厚厚的眼镜仍旧看不清楚,他一直感觉很自卑,平日里总是沉默寡言,喜欢一个人独处。

  2013年,正在求职的小陈来到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屈光专科就诊,就诊时,小陈一直低着头不愿意说话,整个人情绪非常低落。张青松经详细检查和评估后,为小陈进行了ICL晶体植入手术,之后又通过激光手术将剩下的近视度数进行了补矫。术后,小陈终于告别了厚厚的眼镜,变得自信起来,之后很快就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今年春节后,小陈再次找到了张青松主任,“张主任,听说现在又出了一种新型号的晶体,您看能不能帮我换一个?”张青松一眼就认出了这位10余年前的患者,令他惊喜的是,如今的小陈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之前来就诊时大不一样。聊天过程中,小陈告诉张青松,10余年前的手术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如今他做着让自己很有成就感的工作,性格也变得乐观开朗,身边的朋友也多了起来。“10多年前的手术让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真的特别感谢您!”小陈感激地说。

  把好手术安全质量关,严格术前检查及时排雷

  把好手术安全质量关,就是对患者负责。门诊常常会遇到一些患者,抱着非常大的期待而来,但得到的答案却是,不适合做近视手术。“虽然这些患者不适合做屈光手术,或短时间内不能立刻做屈光手术,但及时帮患者‘排雷’,就是眼科大夫的责任。”张青松介绍,科室除了常规的十几项术前检查,还特别引进了一批先进设备,用于早期圆锥角膜的筛查、屈光手术方式的选择等,“严格的术前检查,是保障屈光手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绝不能松懈。”

守护患者清晰视界,既要“刀尖上跳舞”又要“锦上添花”

  张青松为患者耐心讲解

  今年35岁的赵女士(化姓)从初中起眼睛就近视了,爱美的她从高中开始佩戴隐形眼镜。这一戴就是二十年,近期觉得摘戴隐形眼镜麻烦的她,萌生了通过手术摘镜的想法。在网上咨询后,她停戴了一周的隐形眼镜,来到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

  张青松接诊后进行了初步检查和沟通,近视575度的赵女士表示她倾向于做晶体植入手术。但在进行双眼角膜内皮镜检查时,张青松发现,赵女士的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有病理性黑区,原本如蜂巢一样密密麻麻排列的角膜内皮细胞像被啃食了一样变得坑坑洼洼。“你的情况不能做任何近视手术,除此之外,还要减少佩戴或者不戴隐形眼镜,以免角膜内皮细胞进一步减少。”张青松表示。虽然没有成功摘镜,但赵女士对张青松仍旧充满了感激:“幸亏您在术前检查及时发现了问题,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医者“本心”,慎独为魂

  眼科医生就是“刀尖上的舞者”,在眼睛上做手术,容不得半点闪失,这就要求他们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更强的专注力。为此,张青松没少费功夫,他带领团队用葡萄皮、猪眼睛等做标本,数万次反反复复做实验,以确保“睛”准无误。每天开展的学习例会,每周举行的学习分享会,每月开展的技能大比武……就是这一项项严苛要求,让医护人员无论是基础功底,还是手术操作,都得到了迅速提升。

  择一事,终一生;慎独为魂,仁慈为本。从医路上,纵赞誉无数,张青松认为不过“本心”二字。何为“本心”?“一切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他们推荐最合适的诊疗方案,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我的‘本心’。”张青松解答。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正是怀着这种仁心仁术的信念,张青松默默奉献着一名从医者的赤胆忠诚。他赶走黑暗,做着这个世上最“光明”的事情。他凭着爱心、睿智和责任,带着一位又一位患者勇敢“追光”。而面对病人、同行的赞美和取得的成绩、荣誉,他总是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眼科医生,‘追光’是我的职责。”殊不知,正是这些无数普通的“小事”,最终汇聚成这位“不普通”的屈光手术专家,他那看似普通的背影,也让人顿生敬意、倍感高大。(程光)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