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外企业“牵手” 瞄准下一代炎症性肠病疗法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中外企业“牵手” 瞄准下一代炎症性肠病疗法

来源:光明网2024-06-13 20:47

  通过创新合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锚定核心领域赛道布局,中外企业“牵手”,联袂抢占全球生物医药技术和产业制高点。

  6月13日晚,全球研究型生物制药公司艾伯维宣布,与国内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明济生物制药(北京)有限公司签署一项许可协议,共同开发FG-M701。FG-M701是正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的一种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下一代TL1A抗体。

  FG-M701是一种靶向TL1A 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是经临床验证的炎症性肠病的靶点。相较于第一代TL1A抗体,FG-M701经过独特的工程化改造,具有潜在的成为同类最佳的功能特性,旨在为炎症性肠病治疗提供更佳的疗效并减少用药频率。

  “炎症性肠病的患病率持续上升,许多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人对当前的疗法没有应答。”艾伯维高级副总裁、全球发现研究负责人Jonathon Sedgwick博士说,“艾伯维的使命是通过追求变革性的疗法来提高护理标准,帮助更多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实现缓解。我们期待与明济生物的合作,推进FG-M701用于炎症性肠病治疗的开发。”

  明济生物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靳照宇博士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与在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开发和商业化创新疗法的全球领导者艾伯维进行合作。我们相信,艾伯维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有能力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全球规模来充分发挥FG-M701的治疗潜力,并迅速推动这一疗法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同时,与艾伯维的合作也彰显了明济生物凭借独有的STEP平台(基于结构的定向进化筛选平台)开发潜在同类最佳产品的能力。”

  根据协议条款,艾伯维将获得FG-M701在全球进行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许可权。明济生物将获得1.5亿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并有资格获得后续高达15.6亿美元的临床开发、监管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高达净销售额低两位数比例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近年来,随着行业高速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实力持续增强。国内创新药企与海外大药厂合作提速,合作模式越来越多,包括通过海外授权获得首付款、收购以及共同开发等。

  作为全球生物制药巨头,艾伯维一直以来致力于携手合作伙伴开展外部创新,其对外合作主要围绕免疫、肿瘤、眼科以及神经科学、美学等艾伯维始终专注的核心领域。自2021年起,艾伯维启动了“中国合作日”计划,汇聚全球的科研人员和中国本土生物科技公司的科学家、CEO,在其深耕的研究和治疗领域找到更多的合作项目,推进中国创新药物在全球范围内的科研及商业转化。(建文)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小满将至农事忙

  •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3B卫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解读人:王挺,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本文原载于《科普时报》)
2025-05-21 17:56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种群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全球雪豹可划分为两大遗传支系:北部支系和南部支系。基因组水平评估发现,相比雪豹南部支系,北部支系的基因组杂合度和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这些特征与其演化历史及较小的有效种群大小相吻合。
2025-05-21 09:38
我国的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5-05-21 09:43
科学家发现,在线辩论中,GPT-4一类的大语言模型(LLM)如能根据对手的个性化信息调整论据,其说服力将比人类高64.4%。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Francesco Salvi和同事分别将900名美国人与另一个人或GPT-4配对,使双方辩论各种社会政治议题。
2025-05-21 09:40
近日,清华大学李菂团队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天文学家,综合“中国天眼”FAST和南非MeerKAT阵列望远镜的优势,对银河系球状星团进行了高精度的脉冲星偏振普查。
2025-05-21 09:37
人形机器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外形特点,可以在很多工作空间实现与人类相似的工作效能,并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2025-05-21 09:36
研究团队综合了多种来源的观测和模拟证据,揭示了极地关键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北极气温以每十年0.68摄氏度的速率升高,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南极和青藏高原也呈现出明显增温趋势。
2025-05-21 09:35
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几乎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每个过程。
2025-05-21 09:33
科研人员近日首次公布在我国空间站发现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相关科研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上。
2025-05-20 10:24
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肺活量从童年到老年的演变过程。
2025-05-20 10:21
津潍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沪通道和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5-20 10:20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杨荣贵与其在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团队,制备出一种可大规模生产的多级有序穿孔结构铜网,其散热能力优于已报道方案。
2025-05-20 10:19
按照经典理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后,每个子细胞核应当至少获得一套完整的单倍体染色体,以确保细胞正常发育和功能发挥。然而,最新研究却发现,在某些特定真菌中,
2025-05-20 03:55
最新气候数据显示,全球气温仍然极高,2025年将与2024年一道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5-05-19 10:49
5月17日,江西省首颗自主发射的生态环境监测卫星“南昌航空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
2025-05-19 10:47
航天科技看似遥远,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高在上”的航天实验,正在引导一场由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变革,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025-05-19 10:46
为提升各种场景下荧光成像性能,北京大学席鹏团队和深圳大学屈军乐团队合作,通过计算机视觉与荧光显微的融合,提出了一种暗通道光学层切算法使显微成像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2025-05-19 10:42
《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18日在北京发布,卫星导航专利申请总量累计突破12.9万件,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2025-05-19 10:07
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1101)18日在广东珠海成功完成生产试飞,标志着AG600飞机通过取得生产许可证(PC)的关键环节,实物状态满足PC构型要求。
2025-05-19 10:05
去年3月,他和团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引力子“画像”,那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的论文,就在这里诞生。
2025-05-16 10: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