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李莉:仁心四十载,把每一台眼科手术当成艺术品精雕细琢
首页> 光明医药 > 正文

李莉:仁心四十载,把每一台眼科手术当成艺术品精雕细琢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9-03 17:08

  一间手术室、数十万台手术,辛勤耕耘只求不负光明期盼……从医近四十载,爱尔眼科广西省区总院长李莉用一双巧手、一身本领,为无数患者传播光明与希望。

  一位患者激动地拥抱李莉向她致谢

  复明的喜悦,带来最真挚的感谢

  在所有致盲眼病中,白内障居第一位,白内障的预防和治疗是眼科医师的重要课题。

  1985年,从广西医科大学毕业的李莉被分配到右江民族医院,1987年调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从那时开始,在前辈的引领下,她开始接触白内障手术。

  刚开始,李莉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小县城和乡镇,也是在这一段工作经历中,看到了最美的舞蹈。

  有一次到河池地区开展防盲手术时,一名先天性白内障的白裤瑶村民被家人从大山里背到现场。李莉接诊后,为她进行了手术。第二天,当这位村民第一次清楚地看见自己的家人和医生后,满怀欣喜,用热情的瑶族山歌和民族舞蹈来表达自己对李莉的感谢之情。

  李莉精湛的技术,不仅帮助国内的病患重见光明,还把温暖奉献给东南亚、非洲等地区患者。

  李莉还记得,刚到柬埔寨磅湛省时,就遭遇到洪涝灾害,而且病患都不愿意做白内障手术,原来曾有其他国家的医生做了白内障手术后便走了,导致一些患者因并发症失明了。李莉和队员们一边耐心劝说,一边通过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患者信任。“中国医生真的能让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的消息传开来,有些患者还专门跑到磅湛省找中国医疗队做白内障手术,手术最多的一天单日手术量达52台。

  两次援外光明行中,李莉不仅为数百位白内障患者带来了光明,还为当地培训医务人员,传承光明希望。

  双向奔赴的爱,让光明延续

  时光荏苒,当初稚嫩的眼科医生逐渐成长为知名的眼科专家,拥有了更丰富的经验,不变的是医者仁心。

  “我只剩一只眼睛,没有它,我的晚年生活该怎么过?”对于81岁独眼老人岑伯来说,仅剩右眼是他最宝贵的财富。但是现在右眼视力大不如前,小字资料对于他来说如同天书般难以辨认。

  经过细致的检查,岑伯的右眼视力仅剩0.12,并被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考虑到岑伯年事已高,李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深入的沟通,最终制定了手术方案。在得知岑伯是一名退役老兵后,医院还协助他申请了“情暖老兵·守护光明”公益行动的补助。

  手术后的第二天,当纱布轻轻摘下,岑伯惊喜地发现,眼前的一切被阳光照亮,变得十分清晰通透,绿植的颜色也显得更加鲜亮。不久,岑伯为李莉送来了一面锦旗,“光明天使为患者,妙手回春见美景”,十四个字道尽了他的感谢与欣喜。

  李莉耐心与患者沟通,赢得了许多患者的信任

  “谢谢你,让我重见了光明。”“时隔二十年,我依然相信你,选择你。”……

  轻柔的话语、温暖的笑容,李莉总是能扫除病人心头的阴霾。许多的患者慕名而来,感激而归。百岁高龄的老人、医院同事、眼科同行也纷纷来找她做手术。

  “把一台手术当成艺术品一样去精雕细琢。全力以赴,最大程度地解决患者问题。”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李莉尽心尽责,帮助了无数的患者,让他们实现了从看不见到看得见、看得清、看得好的转变。

  作为爱尔眼科广西省区总院长,李莉承担着多重责任

  作为爱尔眼科广西省区总院长,除了为患者带去光明,李莉还负责爱尔眼科广西省区的眼科人才培训、业务发展和医疗质量管理等工作。

  在李莉的带领下,团队长期深耕白内障,可为患者提供同步国际手术技术和定制化诊疗方案。同时,还大力助推广西白内障诊疗水平的整体发展。

  李莉说,从最初常用的白内障囊内摘出术到如今常用的晶状体超声乳化摘出术,从2.5倍放大镜下开展白内障手术到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手术,从最初摘除白内障后看得见到如今看得清甚至连近视、老花也解决了……白内障手术的进步,也对医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医院常常邀请国内外眼科大咖到广西开展眼科学术活动,与全区眼科同行交流分享前沿技术及诊疗经验,进一步提高广西眼科医生的诊疗水平。目前,医院还开设了“老花白内障门诊”,在广西全面开展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值得一提的是,李莉参与并代表集团学组发布了《爱尔眼科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质控标准》,积极推动屈光白内障手术的规范开展,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需求。

  “我希望能利用爱尔眼科这样国际化眼科医疗集团平台,让更多的眼病患者重见光明。”李莉说,最大程度地解决患者的眼健康问题,既是医生的责任,也是医生的幸福。漫漫从医路,唯有坚守“大医精诚”的初心,不断进步,帮助每一位患者守护光明。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安古城墙吸引游人

  • 西渝高铁康渝段刘家坝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