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李月红:重视“沉默杀手”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李月红:重视“沉默杀手”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

来源:光明网2024-09-29 14:28

  慢性肾脏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发病率逐年攀升,据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发病率已达10.8%,大部分终末期肾病患者最终需通过透析治疗维持生命。随着透析技术的进步和生存期的延长,一系列并发症也随之出现。尤其是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已成为困扰患者的重要问题。

  近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肾脏内科及血液净化中心主任李月红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探讨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的病因、危害和创新治疗等话题。

  李月红介绍,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但长期透析带来的毒素堆积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毒素不仅影响患者的心血管系统、钙磷代谢和骨骼健康,还常常导致严重的皮肤瘙痒。这种瘙痒往往表现为全身性的、持续性的不适感,尤其在夜晚更为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

  “病人晚上痒得厉害,睡不着觉,不停地抓挠,导致身上布满抓痕,不仅造成皮肤损害,更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巨大压力。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还会引起情绪异常、甚至有抑郁症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需要医患共同重视。”李月红如是说。

  相关数据显示,慢性肾脏病患者瘙痒发生率高达40%~70%,其发病机制复杂,除了毒素堆积外,中枢神经系统中的μ受体过度激活也是引发瘙痒的重要原因。这种全身性的瘙痒使患者频繁抓挠,导致皮肤破损、感染溃疡、结节等。

  李月红解释道:“肾脏功能不全导致毒素无法有效排出,长期堆积在体内,就会对皮肤和神经系统造成影响,进而引发瘙痒。透析只能清除部分毒素,中大分子毒素依然会残留在体内,尤其是接受长期透析治疗的患者,瘙痒症状更为严重。” 

  此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糖尿病肾病患者进入透析阶段后,其瘙痒症状往往更加明显。糖尿病本身会导致神经病变和皮肤病变,加上长期透析的毒素积累,瘙痒问题雪上加霜。

  面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瘙痒问题,目前临床治疗手段相对有限。过去常采用的抗组胺药物、外用药物以及局部物理疗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瘙痒症状,但无法从发病机制上解决问题。特别是对于重度瘙痒的患者,这些治疗方法更是显得力不从心。李月红表示,“痒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官体验,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没有一种特效药物能够迅速且长期地控制瘙痒。”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医学界并未放弃对慢性肾脏病瘙痒问题的探索。近年来也有一些新的治疗药物出现,如盐酸纳呋拉啡通过激动脊髓背角痒觉神经元上的κ受体,抑制痒觉传递,从而达到止痒的效果。李月红强调,使用该药物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瘙痒评分和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轻微。然而,由于该药目前尚未纳入医保目录,其普及程度仍受到一定限制。

  李月红呼吁道,“我们期待国家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加快创新药物进入医保,提高药品的可及性,持续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皮肤瘙痒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记者张梦凡)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开幕

  • 探洞研学欢乐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2024-10-25 09:16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5 09:12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2024-10-25 09:08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2024-10-25 09:03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最高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2024-10-25 09:02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2024-10-24 09:1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2024-10-24 09:17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2024-10-24 09:11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2024-10-24 09:10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2024-10-24 09:08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获益,又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
2024-10-24 09:05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2024-10-23 09:3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3 09:35
银线飞架,纵横神州。只用0.00526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2024-10-23 09:29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2024-10-23 09:2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2024-10-23 09:1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