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李文军:中国创新药的春天正在来临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李文军:中国创新药的春天正在来临

来源:光明网2024-10-24 19:14

  光明网讯 10月24日,2024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北京论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开幕。本次论坛紧扣“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医药健康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探讨三医协同向新发展、产业前沿领域布局、创新药物国际合作、创新药械研发评价等关键话题。

  在生物医药产业财富论坛上,首药控股董事长、总经理李文军以“资本与创新”为题发言。他表示,资本是活水,同时,资本也有“洪水”的属性。近年来,国家推出一系列举措重建资本市场的信任与信心,打造公平公正的投融资环境,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解决资本投资的增值问题,从而让中国股市回归始于融资、成于投资的初心,为高科技、高成长型企业修复利润端、资产端和现金流量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灵活的融资机制,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作出贡献。

  “资本的力量是伟大的”,李文军表示,货币资本对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起了巨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向来都是先进技术的助推器之一。诸多资本能够耐心服务好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能够洞见企业价值,坚持价值投资,与踏实的公司共进退,做时间的朋友,给不同阶段的企业带来曙光和赋能。

  “资本是中国经济发展金字塔上的一盏盏明灯,是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变压器”,李文军指出,如果说资本是科技革命的助推器,创新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科技创新的基础是人才和环境的综合体。

  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正经历着快速的发展和变革,展现出强大的增长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新药研发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的过程中,人才的力量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李文军表示,“创新药离开了高素质人才,就不可能创造出具有临床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好药。新药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往往都是科研者的贡献,并不是靠管理者管出来的。

  在他看来,董事长是为公司兜底的那个人,要允许科研失败;在管理时,要释放人性,信任员工,遇事不责备;董事长要做一个懂规矩、守纪律的人,有无我之心,值得员工长期追随,明白员工最大的需求就是被肯定,实现人的价值最大化。公司战略必须科学,有清晰的产品“交作业”能力和商业化造血盈利能力,多为股东创造投资价值,践行更多的社会责任。

  而科研人员,对科学研究要有直觉和灵感,灵感是一切成就的基础。在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要把创新当成毕生的追求,始终怀有童趣般的好奇心;面对科学上的风险,始终要有一颗傲视群雄的“野心”,勇做科学斗士;在实验室里,如激光一样专注,如宗教般坚定信仰,如初恋般满怀激情。科研人员要学无止境,不断拓展创新药知识的边界,让创新力作为公司的“主传动轴”,深知公司创新的“底盘”不稳,产品力的“方向盘”就会颤抖。

  谈及营商环境,李文军表示,营商环境对企业、资本、人才来说,像个大磁场,营商环境好了,它们就奔赴那儿。营商环境靠感受,如果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那个地方的发展就会很好。民营企业家都很勤奋,也有智慧,更有创造力。他们创办的企业,必须在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公正的法治体系下才能健康发展。

  关于创新药产业,李文军坦言,中国创新药产业在发展初期还是个全新事物,在模仿西方药企做创新药的过程中,中国的创新药就像一个未见过世面、饱受争议、但又自强不息的山区孩子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城里”的大学,并不懈奋斗,走出大山,来改变西方药企对中国创新药的看法。

  今年,“创新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各地陆续出台支持政策,推动创新药产业加速发展。李文军认为,好戏连台的政策支持,加上科研人员的努力,让中国的创新药从“跟跑”,逐渐向“领跑”的方向前进,中国创新药的春天正在来临。(记者 战钊)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开幕

  • 探洞研学欢乐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2024-10-25 09:16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5 09:12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2024-10-25 09:08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2024-10-25 09:03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最高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2024-10-25 09:02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2024-10-24 09:1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2024-10-24 09:17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2024-10-24 09:11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2024-10-24 09:10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2024-10-24 09:08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获益,又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
2024-10-24 09:05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2024-10-23 09:3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3 09:35
银线飞架,纵横神州。只用0.00526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2024-10-23 09:29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2024-10-23 09:2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2024-10-23 09:1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