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等疾病多年来困扰着全球数亿患者,其症状包括鼻塞、流脓涕、嗅觉丧失和头痛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随着空气污染和过敏原的增加,尤其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这一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患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更为严重的是,手术和药物治疗后,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极易复发,成为医学领域的世界性难题。
1月16日,北京时间,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团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罗教授团队,以及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建斌副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揭示了一种全新的免疫机制,找到了导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反复发作的“真凶”——一类特殊的记忆性CD8⁺ T细胞。这项研究为疾病治疗的全新方法和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标志着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突破性成果。
十年研究揭示鼻病顽疾的潜在病因
该研究聚焦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免疫学机制,通过长达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发现一群与众不同的记忆性CD8⁺ T细胞在疾病复发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健康人体中,记忆性CD8⁺ T细胞是保护人体免受病毒侵害的重要免疫细胞,能够迅速识别和消灭病毒感染的细胞。然而,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体内,这类细胞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性。研究团队发现,这些T细胞分泌一种特殊的颗粒酶K,而非传统的颗粒酶B。颗粒酶K能够直接激活人体的补体系统,导致组织细胞损伤,并加重炎症反应。同时,这些细胞具有极高的活跃性,会反复迁移到鼻部组织,持续加重炎症,最终导致疾病的反复发作。
“免疫卫士”成疾病复发“元凶”
这一发现首次揭示了颗粒酶K在慢性鼻病复发中的关键作用,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展了针对颗粒酶K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清除或抑制CD8⁺ T细胞中的颗粒酶K能够显著减轻炎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这表明,颗粒酶K和记忆性CD8⁺ T细胞不仅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的重要因素,还可能成为预测疾病进展和治疗响应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开创性研究或将改变治疗格局
在未来的应用前景中,这一研究成果为开发针对颗粒酶K的精准靶向药物铺平了道路。通过抑制颗粒酶K,可能有效减少疾病复发,为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选择。祁海教授表示,团队已筛选出针对颗粒酶K的候选抑制剂,并计划进一步推进临床转化工作,希望尽快将这一突破性成果转化为能够惠及患者的实际药物。张罗教授也强调,这一研究是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完美结合,未来将加快临床试验步伐,为患者带来更高效和更安全的治疗手段。
这项研究不仅首次发现了一类全新的记忆性CD8⁺ T细胞亚群,还解析了颗粒酶K通过激活补体促进炎症的全新通路,提出了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为代表的呼吸道慢性炎症的全新免疫学机制。研究成果为开发新型治疗方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其发表标志着中国学者在慢性鼻病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据悉,清华大学祁海教授、北京同仁医院张罗教授、清华大学王建斌副教授和刘欣副研究员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同仁医院蓝凤研究员及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和基础医学院的多名博士生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还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等多项资助。
此次研究成果的发布,不仅推动了国际慢性鼻病研究领域的进展,也为解决长期困扰医学界的治疗难题带来了曙光。这一突破性研究有望通过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最终提升数亿患者的生活质量。(华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