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清华大学与北京同仁医院团队发表研究 揭示慢性鼻病复发关键机制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清华大学与北京同仁医院团队发表研究 揭示慢性鼻病复发关键机制

来源:光明网2025-01-21 15:49

  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等疾病多年来困扰着全球数亿患者,其症状包括鼻塞、流脓涕、嗅觉丧失和头痛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随着空气污染和过敏原的增加,尤其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这一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患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更为严重的是,手术和药物治疗后,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极易复发,成为医学领域的世界性难题。

  1月16日,北京时间,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团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罗教授团队,以及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建斌副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揭示了一种全新的免疫机制,找到了导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反复发作的“真凶”——一类特殊的记忆性CD8⁺ T细胞。这项研究为疾病治疗的全新方法和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标志着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突破性成果。

清华大学与北京同仁医院团队发表研究 揭示慢性鼻病复发关键机制

  十年研究揭示鼻病顽疾的潜在病因

  该研究聚焦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免疫学机制,通过长达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发现一群与众不同的记忆性CD8⁺ T细胞在疾病复发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健康人体中,记忆性CD8⁺ T细胞是保护人体免受病毒侵害的重要免疫细胞,能够迅速识别和消灭病毒感染的细胞。然而,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体内,这类细胞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性。研究团队发现,这些T细胞分泌一种特殊的颗粒酶K,而非传统的颗粒酶B。颗粒酶K能够直接激活人体的补体系统,导致组织细胞损伤,并加重炎症反应。同时,这些细胞具有极高的活跃性,会反复迁移到鼻部组织,持续加重炎症,最终导致疾病的反复发作。

清华大学与北京同仁医院团队发表研究 揭示慢性鼻病复发关键机制

  “免疫卫士”成疾病复发“元凶”

  这一发现首次揭示了颗粒酶K在慢性鼻病复发中的关键作用,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展了针对颗粒酶K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清除或抑制CD8⁺ T细胞中的颗粒酶K能够显著减轻炎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这表明,颗粒酶K和记忆性CD8⁺ T细胞不仅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的重要因素,还可能成为预测疾病进展和治疗响应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开创性研究或将改变治疗格局

  在未来的应用前景中,这一研究成果为开发针对颗粒酶K的精准靶向药物铺平了道路。通过抑制颗粒酶K,可能有效减少疾病复发,为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选择。祁海教授表示,团队已筛选出针对颗粒酶K的候选抑制剂,并计划进一步推进临床转化工作,希望尽快将这一突破性成果转化为能够惠及患者的实际药物。张罗教授也强调,这一研究是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完美结合,未来将加快临床试验步伐,为患者带来更高效和更安全的治疗手段。

  这项研究不仅首次发现了一类全新的记忆性CD8⁺ T细胞亚群,还解析了颗粒酶K通过激活补体促进炎症的全新通路,提出了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为代表的呼吸道慢性炎症的全新免疫学机制。研究成果为开发新型治疗方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其发表标志着中国学者在慢性鼻病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清华大学与北京同仁医院团队发表研究 揭示慢性鼻病复发关键机制

  据悉,清华大学祁海教授、北京同仁医院张罗教授、清华大学王建斌副教授和刘欣副研究员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同仁医院蓝凤研究员及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和基础医学院的多名博士生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还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等多项资助。

  此次研究成果的发布,不仅推动了国际慢性鼻病研究领域的进展,也为解决长期困扰医学界的治疗难题带来了曙光。这一突破性研究有望通过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最终提升数亿患者的生活质量。(华建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

  • 佳节将至年味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2025-01-21 15:35
经过数月的延迟,寒冷的拉尼娜气候模式终于出现在热带太平洋东部。虽然它降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但也增加了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强降雨的风险。
2025-01-21 15:3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左其杲及其所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及国外合作者,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大量豹属化石记录中识别出了稀有的雪豹化石记录,从而揭示了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2025-01-21 15:31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双筒望远镜干涉仪,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活动星系核(AGN)图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2025-01-21 15:29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2025-01-21 15:25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2025-01-20 10:07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可以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2025-01-20 10:02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2025-01-20 1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1-20 09:59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2025-01-20 09:54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2025-01-17 12:26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2025-01-17 04:30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2025-01-17 10:02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2025-01-17 10:00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2025-01-17 04:30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
2025-01-17 04:30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16 04:15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2025-01-16 04:15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2025-01-16 04:1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2025-01-16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