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年末的深圳,天气不似北方寒冷,但深圳恒生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郭玉军的心情却如坠冰窖。近期,他接收了一位年仅25岁却突发心肌梗死的河南老乡小陈(化名),而他的父亲,也曾因为心梗在郭主任处就诊。这让从医多年的郭玉军主任无比惋惜。“这位患者平时工作压力大,体重偏胖,运动少,更有心血管病家族史,如果更早一点能关注心血管健康,关注自己的血脂异常,那么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类似于小陈这样的年轻人并非个例。《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血脂异常的发病率约为35.6%,这意味着每三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血脂异常,人群基数很大,与高发病率相反的是,我国成人血脂知晓率和控制率都很低,同时呈现偏年轻化的特点。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还可能引发外周动脉血管等多种并发症、胰腺炎等其他疾病息息相关,理应引起重视,但实际上血脂不像高血压可以自己测量,需要通过血液化验才能检查出来,因此知晓率低,仅不到20%。”郭玉军主任坦言,发病率高、知晓率低导致控制率更低,“许多人不愿意或难以坚持长期吃药,仅仅通过生活方式改变难以达到控制目的。对医务人员来说,控制民众血脂异常是一个庞大任务。”
“血脂管理针对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目标值。”郭玉军主任解释道,对于普通人群来说,一级预防要求血脂正常即可,而对已经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人群,目标值则更为严格。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提出,超高危人群应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1.4mmol/L以下,且较基线降低幅度大于50%。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通过药物控制血脂成为不可或缺的预防手段。“近年来,他汀类降低血脂药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单纯使用他汀的达标率约为50%,而加大剂量则可能导致肌溶解等严重并发症。”郭玉军主任表示,对此,我国推荐使用低剂量或中等剂量他汀,若经中等剂量他汀治疗仍不能达标,则需联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近年来,血脂异常的患者总体达标率可达80%以上,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达标。对于心肌梗死、冠心病支架术后或脑卒中患者等危险程度较高患者,我们也建议直接起始他汀加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的联合治疗,提升降脂强度的同时,助力养成治疗依从性。
2024年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降脂药物复方制剂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钙片(Ⅱ)成功进入医保目录,降幅超过70%。“该药物的深圳首单由我们深圳恒生医院开出,极大地方便了患者。”
“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钙片(Ⅱ)是中国首个获批用于血脂管理的复方制剂,能同时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与合成,实现联合降脂效果。这一创新为超高危人群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治疗方案,减轻了因多次服药带来的身体及经济负担。”深圳恒生医院副院长刘隆平表示,过往由于患者依从性差,血脂控制一直存在难点,而服用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钙片(Ⅱ),患者每天仅需服药一次,相比于每天频繁服药,提高了长期治疗的便利性,另外此次进入医保,费用大幅降低,在疗效和价格上做到了平衡。
作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医院,深圳恒生医院立足大湾区,面向港澳服务东南亚。2024年是医院建院20周年,同年9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粤港澳大湾区“港澳药械通”第三批指定医疗机构名单的通知》,其中深圳恒生医院成功获批成为广东省“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
“根据国家医改政策,民营医院应该作为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所以我们致力于提供与公立医院差异化的服务。”刘隆平副院长表示,“港澳药械通”的通过,让我们可以申请使用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或已在港澳公立医院已采购使用、具有临床应用先进性的医疗器械,让就诊的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器械方面,我们已经通过了人工耳蜗审批,目前已接近80例患者享受到了这一技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当前,恒生医院已着手三甲医院建设,刘隆平副院长表示,不论是原研药物的引进,或是医疗器械的申请,我们都希望有效地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给予患者更好的医疗服务。(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