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爱尔眼科王国华:以仁心为灯,做光明的“托底人”
首页> 光明医药 > 正文

爱尔眼科王国华:以仁心为灯,做光明的“托底人”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5-02-10 13:05

  心理学领域著名的“8秒对视法则”揭示:当人与人目光交汇超过8秒,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情感联结。在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有这样一位医生,他用三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凝视,在患者眼底编织着光明的希望。他,就是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眼底外科主任——王国华,他始终秉持着“为光明托底”的信念,成为万千眼疾患者最后的“托底人”。

  医者使命:在方寸之间守护光明

  眼球虽仅有24毫米直径,却是精密的光学宇宙。王国华这样比喻:“如果说眼睛是生命的明灯,眼底就是维系光明的灯芯。”王国华深知,眼底病的复杂与多变,每一例手术的成功与否,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视力恢复与家庭幸福。因此,他始终将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以专业守护明眸,以仁心温暖人心。

  这种使命感在接诊26岁的糖尿病患者小苏时尤为凸显。

  这天,一位年轻的患者走进了王国华的诊室。“医生,我的眼睛最近总是看不清,这到底是怎么了?”这天,患者小苏刚进王国华的诊室,就着急地说起了自己的症状。经过一系列的检查,王国华发现,小苏的双眼均有出血并伴有增殖膜,视力仅剩0.2,被诊断为双眼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爱尔眼科王国华:以仁心为灯,做光明的“托底人”

王国华(右)正在为患者做手术

  王国华通过细致问诊发现小苏眼疾的根源——长期过量饮用奶茶导致糖尿病并发症,而患者对此浑然不知。他不仅为小苏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更化身“健康导师”,耐心为患者讲解血糖管理与眼健康的深层关联。“年轻人视网膜病变进展更快,绝不能掉以轻心。”这句看似简单的医嘱背后,则是无数这类病例积累的临床智慧。

  创新破局:科技赋能防盲攻坚

爱尔眼科王国华:以仁心为灯,做光明的“托底人”

王国华在爱尔眼科眼底病论坛2024(湖北站)作主题发言

  眼底病专业,是眼科领域中最具挑战性和魅力的分支之一。王国华深知其复杂性与重要性,因此始终保持着对专业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他乐于挑战,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只为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面对我国2亿糖尿病群体中30%的“糖网”患病率,王国华深知预防胜于治疗。

  他始终强调“防大于治”,不仅通过科普工作提高患者对眼底病的认识,还积极推动眼底病诊疗的智能化发展,他率先推动AI眼底影像系统的临床应用“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的智能筛查模式,使视神经、黄斑等精细结构的病变无所遁形。通过“百城关EYE”等项目,这种“AI+医疗”模式已惠及数万患者,真正实现了早筛早诊的防盲目标。

  仁术相济:永不止步的光明征途

  在王国华看来,眼底病专科治疗不仅要保留患者现有视力,更要争取提高视力。他深知,眼底病的挑战在于其变幻莫测,但正是这份挑战,激发了他不断前行的动力。他精益求精,力求在治疗过程中达到最佳效果,让患者能够在无痛苦的情况下接受治疗,并快速恢复视力。

  从清晨七点的晨间查房到深夜手术室的无影灯,王国华的时间刻度总以患者需求为轴。面对复杂的眼底病例,他保持着外科医生特有的冷静与激情:“在手术台上,每个细胞都在为光明而战。”这种执着也体现在学术追求上,他带领团队在激光光斑控制、微创术式改良等领域不断突破,将术后恢复周期缩短了40%。

  “医学是永无止境的修行。”在2024湖北眼底病论坛上,王国华分享了他的诊疗哲学:既要追求“无痛、速愈、优视”的技术极致,也要学会与疾病的复杂性共处。这种辩证思维正推动着武汉爱尔眼科构建起“临床-科研-教学”三位一体的眼底病防治体系。

  每天,当最后一台手术的监护仪归于平静时,王国华总会习惯性地望向窗外。他知道,这座城市每盏亮起的灯,都可能承载着一个被守护的光明故事,而这位光明“托底人”的脚步,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继续前行,为更多的眼底病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安古城墙吸引游人

  • 西渝高铁康渝段刘家坝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