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松弛感”和“精神内耗”等与心理相关的热词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些热词的流行不仅反映了全社会对心理精神健康的关注,也揭示了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心理压力。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黄薛冰
2月13日,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黄薛冰表示,“松弛感”和“精神内耗”等热词的流行,首先反映了社会对个人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关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这种人文关怀意识的提升是非常积极的。同时,也反映出精神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识别能力的提高,这与多年来精神心理健康知识的推广密不可分。
那么,如何识别抑郁和焦虑的情绪?黄薛冰表示,焦虑抑郁情绪确实很难识别,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在精神和躯体上都会有所表现。在精神上,抑郁和焦虑可能表现为担心、紧张、过度悲观等情绪。而在躯体上,它们则可能表现为全身肌肉紧张、不明原因的各个部位疼痛、脏器功能紊乱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让人意识不到自己正处于抑郁或焦虑的状态中,因此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同时在行为上也有一些不易察觉的表现,焦虑者可能倾向于坐立不安、盲动或者乱动,停不下来。而抑郁倾向于没办法做事,没有动机、没有动力。
黄薛冰强调,如果出现这些不明原因的躯体症状且无法查出器质性因素时,人们应该考虑到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并及时到精神科就诊。她提醒说,有两个步骤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和处理这些问题:首先,先到综合医院的相关科室排除躯体疾病的可能性;其次,在没有躯体疾病的基础上,如果症状仍然明显且影响日常生活,则应考虑到精神科就诊以寻求专业的帮助。
黄薛冰还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案例。她提到了一位长期呕吐的患者,该患者持续十年左右吃什么吐什么,骨瘦如柴且非常痛苦。尽管去了很多地方看病,但医生都查不出原因。最后来到精神科就诊后才发现其躯体症状背后实际是焦虑抑郁情绪在作祟。经过相应的治疗后,该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消除并顺利出院。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精神因素在躯体症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及时到精神科就诊的重要性。经过系统的、针对性的治疗,大部分是可以消除症状,取得不错效果的,大家要有信心。(记者张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