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爱尔眼科胡明:用“毫厘”匠心与“万里”深情,守望患者美好人生
首页> 光明医药 > 正文

爱尔眼科胡明:用“毫厘”匠心与“万里”深情,守望患者美好人生

来源:光明网2025-03-27 09:14

  她是患者信赖的“光明匠人”,也是年轻医生眼中的领路人,更是区域眼科发展的“破局者”。在与烟台爱尔眼科共同成长的9年里,她见证了屈光手术的飞速变革,也见证了患者开启全新生活后的巨大转变。她就是烟台爱尔眼科医院院长胡明。深耕眼健康领域二十余载,她以技术创新为刃、以公益科普为桥,带领团队打造区域屈光手术新高地。

爱尔眼科胡明:用“毫厘”匠心与“万里”深情,守望患者美好人生

胡明在为患者进行屈光矫正手术

  “胡医生不仅治眼睛,更治心病”

  28岁的林薇(化名)曾因1500度超高度近视在生活中屡屡碰壁,内心逐渐自我封闭。她曾自嘲道:“每次照镜子,我都觉得自己像个装在玻璃罐里的标本。”

  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胡明一下就捕捉到林薇内心深处的创伤。在术前方案讨论会上,她特意标注了 “心理重建关怀”。为了让林薇重拾信心,胡明将她的手术安排在清晨第一台。手术台上,胡明一边操作一边轻声安慰:“角膜上的每一道弧线都是你的独特印记,医学能让它更完美,但你本身的价值不需要任何镜片来证明。”

  术后第二天,当林薇第一次看清病房窗外梧桐叶的脉络时,泪水夺眶而出。此后的每次复查,胡明都化身“心理导师”:教她记录每日护眼打卡,推荐《被讨厌的勇气》鼓励她重建社交圈,甚至亲自示范如何挑选适合新妆容的口红色号。

  半年后,当林薇再次出现,护士愣了几秒才认出这是当初那个低头含胸的女孩。她还带来了最新考取的瑜伽教练资格证书,兴奋地展示给胡明。

  “胡医生不仅治眼睛,更治心病。”林薇在感谢信中写道:“以前总想着等眼睛好了再生活,现在才明白,变好的从来不只是视力。”那束向日葵被胡明插在诊室窗台,她说:“这是比手术数据更珍贵的治愈证明。”

  从事眼科临床和科研工作20多年,胡明的屈光手术量超5万例,在她看来,屈光手术的进步,是微米级精度的突破,更是对患者需求的深度共情,“没有两只眼睛适合同一套方案”。每位患者走进医院时,带着的不仅是对清晰视力的渴望,还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所以,要为每一位患者“量眼定制”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就像为他们量身打造的专属礼物,帮助他们开启清晰美好的新生活。

爱尔眼科胡明:用“毫厘”匠心与“万里”深情,守望患者美好人生

胡明为患者检查眼睛

  以科普为舟,让医学知识走入百姓家

  “近视手术安全吗?”“近视手术对于运动到底有没有影响啊?”“只有一只眼近视该怎么解决?”……在接诊过程中,胡明总是耐心地回答患者的提问,同时,她也会细心地将这些“热门”问题记录下来,通过科普视频,将答案告诉更多的人。

  “科普不是复述教科书,而是帮老百姓绕过那些医学‘暗礁’。”胡明说,患者教育不是单向输出,而是用听得懂的语言搭建信任之桥。在她的带领下,团队打造了“立体化科普矩阵”,在抖音、微信视频号开设“眼科医生-胡明”账号,用动画演示、手术直播等形式破除大众对近视手术的认知误区。

  为了让科普内容更好地为大家服务,胡明还根据重要事项的时间节点进行了策划:针对军校、警校考生推出“摘镜倒计时”系列视频,提醒大家注意提前预留手术时间;每年高考后,提醒考生们近视手术可不是想做就做,必须得符合手术要求……其中,《近视手术红绿灯》等科普剧用生动的方式破除“手术给钱就能做”的认知误区,颇受欢迎。

  有一位角膜营养不良患者,十分想摘镜,曾去多家机构咨询,得到的回复都是“随时可做”。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胡明的科普视频,决定暂停手术。“胡院长的那句‘等得起才能赢得漂亮’,让我学会对人生负责。”在感谢信中,他如此写道。

爱尔眼科胡明:用“毫厘”匠心与“万里”深情,守望患者美好人生

胡明(左)经常指导青年医护人员提升业务水平

  培育人才梯队,注入眼科发展新活力

  作为医院的领头人,胡明始终将人才培养视为重中之重。

  “年轻医生是学科的未来,传承需要‘放手’而非‘搀扶’。”胡明说,医院引进的行业先进医疗设备和打造的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不仅为患者服务,也是年轻医生成长的土壤,“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助于他们的快速进步。”

  胡明介绍说,紧跟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步伐,烟台爱尔眼科医院为青年医护人员的进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年轻医护人员需要经过转科学习,每个科室都要跟着前辈学习,确保每一名医护人员都能全面、系统了解眼科医疗的具体诊疗方式。

  “全面严谨的术前检查,高标准的手术流程,以及人性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我们的目标是要让每个患者都能享受与国际接轨的优质医疗服务。”胡明说,只有通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进步,不断增强烟台爱尔眼科医院的医疗能力,才能更好为市民的眼健康保驾护航。

  “想到能帮助很多患者看清世间的美好,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有再多的辛苦我也值得。”从26年前手持显微器械的年轻医生,到如今带领区域学科发展的领军人,胡明正以躬身实践证明:医学的温度,既在显微镜下的毫厘之争,更在人心之间的万里通途。陈晓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包银高铁包惠段启动联调联试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惊艳亮相好莱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北京时间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29 10:17
鸟类因误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击建筑物,被称为“鸟撞”,是威胁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07-29 04:40
日前从江西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展蜘蛛资源本底调查中发现蜘蛛新物种——广丰合跳蛛。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生物钥匙》上发表。
2025-07-29 04:40
近日,该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安军教授团队,在巫溪县白果林场发现近危物种长叶山兰,这是在阴条岭发现的又一新纪录种。
2025-07-29 04:40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当人们对健康数据的关注逐渐演变为时刻紧盯、过度解读时,这一数字化工具,反而可能催生不必要的焦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所“绑架”。
2025-07-29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