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爱尔眼科胡明:用“毫厘”匠心与“万里”深情,守望患者美好人生
首页> 光明医药 > 正文

爱尔眼科胡明:用“毫厘”匠心与“万里”深情,守望患者美好人生

来源:光明网2025-03-27 09:14

  她是患者信赖的“光明匠人”,也是年轻医生眼中的领路人,更是区域眼科发展的“破局者”。在与烟台爱尔眼科共同成长的9年里,她见证了屈光手术的飞速变革,也见证了患者开启全新生活后的巨大转变。她就是烟台爱尔眼科医院院长胡明。深耕眼健康领域二十余载,她以技术创新为刃、以公益科普为桥,带领团队打造区域屈光手术新高地。

爱尔眼科胡明:用“毫厘”匠心与“万里”深情,守望患者美好人生

胡明在为患者进行屈光矫正手术

  “胡医生不仅治眼睛,更治心病”

  28岁的林薇(化名)曾因1500度超高度近视在生活中屡屡碰壁,内心逐渐自我封闭。她曾自嘲道:“每次照镜子,我都觉得自己像个装在玻璃罐里的标本。”

  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胡明一下就捕捉到林薇内心深处的创伤。在术前方案讨论会上,她特意标注了 “心理重建关怀”。为了让林薇重拾信心,胡明将她的手术安排在清晨第一台。手术台上,胡明一边操作一边轻声安慰:“角膜上的每一道弧线都是你的独特印记,医学能让它更完美,但你本身的价值不需要任何镜片来证明。”

  术后第二天,当林薇第一次看清病房窗外梧桐叶的脉络时,泪水夺眶而出。此后的每次复查,胡明都化身“心理导师”:教她记录每日护眼打卡,推荐《被讨厌的勇气》鼓励她重建社交圈,甚至亲自示范如何挑选适合新妆容的口红色号。

  半年后,当林薇再次出现,护士愣了几秒才认出这是当初那个低头含胸的女孩。她还带来了最新考取的瑜伽教练资格证书,兴奋地展示给胡明。

  “胡医生不仅治眼睛,更治心病。”林薇在感谢信中写道:“以前总想着等眼睛好了再生活,现在才明白,变好的从来不只是视力。”那束向日葵被胡明插在诊室窗台,她说:“这是比手术数据更珍贵的治愈证明。”

  从事眼科临床和科研工作20多年,胡明的屈光手术量超5万例,在她看来,屈光手术的进步,是微米级精度的突破,更是对患者需求的深度共情,“没有两只眼睛适合同一套方案”。每位患者走进医院时,带着的不仅是对清晰视力的渴望,还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所以,要为每一位患者“量眼定制”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就像为他们量身打造的专属礼物,帮助他们开启清晰美好的新生活。

爱尔眼科胡明:用“毫厘”匠心与“万里”深情,守望患者美好人生

胡明为患者检查眼睛

  以科普为舟,让医学知识走入百姓家

  “近视手术安全吗?”“近视手术对于运动到底有没有影响啊?”“只有一只眼近视该怎么解决?”……在接诊过程中,胡明总是耐心地回答患者的提问,同时,她也会细心地将这些“热门”问题记录下来,通过科普视频,将答案告诉更多的人。

  “科普不是复述教科书,而是帮老百姓绕过那些医学‘暗礁’。”胡明说,患者教育不是单向输出,而是用听得懂的语言搭建信任之桥。在她的带领下,团队打造了“立体化科普矩阵”,在抖音、微信视频号开设“眼科医生-胡明”账号,用动画演示、手术直播等形式破除大众对近视手术的认知误区。

  为了让科普内容更好地为大家服务,胡明还根据重要事项的时间节点进行了策划:针对军校、警校考生推出“摘镜倒计时”系列视频,提醒大家注意提前预留手术时间;每年高考后,提醒考生们近视手术可不是想做就做,必须得符合手术要求……其中,《近视手术红绿灯》等科普剧用生动的方式破除“手术给钱就能做”的认知误区,颇受欢迎。

  有一位角膜营养不良患者,十分想摘镜,曾去多家机构咨询,得到的回复都是“随时可做”。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胡明的科普视频,决定暂停手术。“胡院长的那句‘等得起才能赢得漂亮’,让我学会对人生负责。”在感谢信中,他如此写道。

爱尔眼科胡明:用“毫厘”匠心与“万里”深情,守望患者美好人生

胡明(左)经常指导青年医护人员提升业务水平

  培育人才梯队,注入眼科发展新活力

  作为医院的领头人,胡明始终将人才培养视为重中之重。

  “年轻医生是学科的未来,传承需要‘放手’而非‘搀扶’。”胡明说,医院引进的行业先进医疗设备和打造的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不仅为患者服务,也是年轻医生成长的土壤,“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助于他们的快速进步。”

  胡明介绍说,紧跟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步伐,烟台爱尔眼科医院为青年医护人员的进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年轻医护人员需要经过转科学习,每个科室都要跟着前辈学习,确保每一名医护人员都能全面、系统了解眼科医疗的具体诊疗方式。

  “全面严谨的术前检查,高标准的手术流程,以及人性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我们的目标是要让每个患者都能享受与国际接轨的优质医疗服务。”胡明说,只有通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进步,不断增强烟台爱尔眼科医院的医疗能力,才能更好为市民的眼健康保驾护航。

  “想到能帮助很多患者看清世间的美好,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有再多的辛苦我也值得。”从26年前手持显微器械的年轻医生,到如今带领区域学科发展的领军人,胡明正以躬身实践证明:医学的温度,既在显微镜下的毫厘之争,更在人心之间的万里通途。陈晓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举行第十九次军营开放活动

  • 新疆为保护世界级非遗《玛纳斯》的立法正式实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