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创新驱动发展 践行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以创新驱动发展 践行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来源:光明网2025-03-28 14:58

  当下,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政策,特别是在医疗健康领域,中国通过深化制度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构建创新生态,为跨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月13日,优时比(UCB)全球首席执行官江睿甫(Jean-Christophe Tellier)结束了为期数天的访华行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享了他对中国市场及政策环境的深刻洞察,以及优时比独特的创新发展路径。

以创新驱动发展 践行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优时比全球CEO 江睿甫(Jean-Christophe Tellier)

  江睿甫表示,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制度性开放和创新驱动战略,不仅展现了深化改革的决心,也为全球医药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此次访华,他深刻感受到中国在推动创新药械早期准入、优化政企对话机制等方面的积极努力,这些举措为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正在迈入一个充满机遇和前景的创新时代。作为一家成立近百年的全球性生物制药公司,优时比在免疫系统、神经系统领域独树一帜,2023年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力制药公司第二名。江睿甫表示,保持行业领先的研发投入,正是构筑优时比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数据显示,2024年,优时比年度销售额达到61.5亿欧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65亿欧元。而每年,优时比将年销售额30%左右投入研发,远高于同行业的研发投入水平。在江睿甫看来,创新才是企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仍将保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以确保公司能够持续推出新药和独特治疗方案,满足患者所需。”

  以病患为本:重构医药创新的价值逻辑

  在全球范围内,尽管地缘政治与政策等不可控因素带来了诸多挑战,但医疗需求始终是企业战略布局的核心。优时比的“患者价值战略”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致力于为全球患者提供解决方案,构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全球患者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仍然非常巨大。”江睿甫强调,我们始终将患者放在首位,通过科学创新来解决他们的需求。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将患者与科学紧密结合,并且体现在优时比提出的“病患为本,科学为证”的价值主张中。

  “最初的科学洞见来自于患者。”江睿甫解释道:将患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来看待,深入了解他们在疾病治疗、改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需求,而不仅仅只着眼于控制病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才能够科学地解决他们未满足的需求。

  然而,从患者需求出发的科学设想如何转化为实际的治疗方案?江睿甫指出,这需要构建完整的价值转化链条,而这正是优时比的核心优势。

  以优时比自主研发的重磅产品——比奇珠单抗(商品名:倍捷乐®)为例,江睿甫详细介绍说,这款产品诞生于对银屑病关节炎患者关节滑膜的临床观察。“在与患者的沟通中,研究团队发现中轴型脊柱炎患者的白介素-17A/F(IL-17A/F)的表达水平出现显著增高。然而,以往的治疗方案主要针对IL-17A,许多医生并未充分认识到IL-17F的重要性。基于这一发现,优时比通过医学工程方法,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同时作用于IL-17A/F的抗体,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三项头对头的III期临床研究(BE SURE、BE RADIANT、BE VIVID),均达到了预设的主要终点。”

  从患者洞察出发,到抗体工程突破,最终实现治疗标准的重塑——这一路径正是优时比“以病患为本”进行药物创新的最佳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优时比的“患者价值战略”之所以与众不同,关键在于其对细节的关注。例如,在一项临床试验完成并将结果发表于科学期刊后,工作并未止步——为受试者提供一份专属报告,也成为科研流程中的重要一环。“这件事本身并不复杂,但并非每家企业都能像我们这样坚持去做。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对患者的尊重。”江睿甫谈到。

  转型与升级:开辟医药创新的多维路径

  在医药创新领域,突破不仅局限于产品研发本身,更体现在商业模式革新、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及数字化转型等多维度的协同推进。这些要素正共同构筑起行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优时比在中国市场的创新转型战略颇具代表性。2024年11月30日,优时比宣布剥离了在中国的成熟产品业务(涉及神经系统和抗过敏领域),进一步聚焦于深化创新与拓展合作。与此同时,优时比正深化与本土产学研的合作,2023年11月7日,优时比与天津经开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开展研发合作、加强产学研联结和沟通,共同探索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合作。此外,优时比积极探索加速医药创新的新路径,并将AI技术作为重点“试验田”,推动创新突破。2025年1月9日,优时比宣布与晶泰科技Ailux Biologics达成合作,这次合作的重点,是使用 Ailux Biologics 自主开发的 XtalFold™ AI 平台进行大分子药物的发现和工程化设计,以加速生物制剂在各个研发阶段的创新进程。

  这一系列战略部署源自优时比决策层对中国创新生态的深度洞察:政府层面持续释放对创新药的价值认可信号,患者端对国际前沿疗法的需求日益迫切。通过战略性业务聚焦,企业得以集中资源攻坚创新药物研发,加速将全球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中国患者的临床获益。

  江睿甫十分看重AI技术作为新药研发“加速器”的潜力。在他看来,目前,AI平台在新药研发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加速药物发现方面,例如在生物学发现、快速识别靶点以及评估可成药性等环节,AI能够显著提升效率,远超传统人工方法。AI技术的应用已不仅限于早期研发阶段,它还能为医药创新提供全链条支持。例如,在临床阶段,AI可以帮助更精准地筛选和招募合适的患者,从而加速临床试验的进程。

  “传统药物研发周期通常需要10到15年,而通过AI的全链条支持,我们有望大幅缩短这一周期。”江睿甫对AI助力医药创新充满期待。

  “公司的战略重心始终建立在创新基础之上。”江睿甫表示,优时比的创新管线迎来集中爆发期,在中国市场,倍捷乐®已获批,近期还将有3个产品等待获批(包含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罗泽利昔珠单抗和泽勒普肽注射液、以及针对高骨折风险的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罗莫佐单抗),同时管线中还有众多产品正在推进。为确保这些战略产品组合的成功落地,必须向创新方向转型,并围绕前瞻性技术进行能力重构。“这一转型对于推动未来增长具有关键意义。”江睿甫强调。

  加速“上新”:实现创新药准入“零时差”

  在创新药研发与准入的赛道上,优时比正以双轮驱动模式前进:一面加速创新,一面提速“上新”。

  自2015年以来,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使得药品审批时间大大缩短,创新药上市时间也显著缩短。无论是本土药企还是外资企业,都在这一政策东风下迎来发展新机遇,加速新药上市进程。

  在这一背景之下,优时比在2021年内部建立起中国深度参与全球创新的核心机制:五大核心管线产品全部纳入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且默认要求中日市场同步接入,仅在特殊情况下启动例外评估。该战略突破传统临床开发模式,使中国患者首次实现与国际市场近乎“零时差”的创新药准入。以自免领域产品倍捷乐®为例,中国上市时间仅比美国晚1年,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

  “还有我们罕见病领域的两款药物以及其他管线产品,也在加速推进,力求缩小与全球市场的时间差,尽快惠及中国患者。”江睿甫透露。

  这种将中国纳入全球创新核心圈的战略布局,意味着优时比在中国创新生态中的角色,已从“解决方案输出者”向“价值共创者”转型。

  “从创新产品的引进速度提升,到将中国纳入全球同步临床,都表明中国是我们至关重要的战略市场。这也是我们以实际行动兑现‘让中国患者同步获益’的创新承诺。”江睿甫说。(逸文)

[ 责编:李欣哲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阿尔山:避暑胜地引游人

  • 盛夏里的向日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