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西医结合助力抗癌“下半场”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中西医结合助力抗癌“下半场”

来源:新华社2025-04-18 19:48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题:中西医结合助力抗癌“下半场”

  新华社记者田晓航、帅才

  癌症患者经历手术、放化疗,进入康复阶段往往仍要面对疼痛、负面情绪等挑战。时值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有关专家提示,中西医结合,能够更好助力抗癌“下半场”。

  中西医协同:康复效果“1+1>2”

  “手术、放化疗等方法在杀伤肿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体正常器官、组织造成打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许云说,西医逐渐重视降低肿瘤治疗相关损伤、提高生活质量,但干预手段有限;中医注重阴阳、气血平衡以及“扶正祛邪”的辩证关系,能够协同西医产生“1+1>2”的效果。

  肿瘤康复是防止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恢复患者生活工作能力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多的医学探索表明,中西医协同治疗在肿瘤患者康复中可以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许云举例说,许多传统中药方剂及针灸等方法能有效缓解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手足麻木等症状;多种中医药手段能够防止器官治疗损伤加重甚至加快损伤修复,如术后胃肠功能康复、恢复肺癌术后呼吸功能等;中药如黄芪、人参等补益剂,针灸如足三里穴位刺激,均能够在治疗的同时增强人体“正气”,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就近看中医:缓解常见不适症状

  “肿瘤患者可以在有条件的社区医院接受针灸治疗来缓解疼痛,每周1至2次即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孙凌云介绍,针灸的作用已被过去20年来开展的临床研究逐渐证实,并被写入肿瘤治疗的国际权威指南。

  专家介绍,针对癌痛、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导致的关节疼痛、慢性劳损性疼痛,穴位按摩、耳穴压丸等方法也有助于缓解疼痛,常用穴位包括合谷、太冲等;针对食欲降低、恶心等常见症状,按摩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有助于健脾和胃,耳针或耳穴压丸治疗能够增进食欲,口服辨证论治中药则能更好地进行个体化治疗。一些方法患者可居家或就近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操作。

  “遭遇恶性肿瘤,大部分患者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创伤,可通过运动、气功等方法来缓解,情况较严重的则需要心理康复专业团队指导康复。”许云说。

  西苑医院研究还发现,中医五行音乐能显著缓解患者情绪抑郁,线上中西医结合心身康复课程也能明显减少肿瘤根治术后患者对于复发转移的恐惧。

  重健康管理:正确看待中西医作用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康复中的功效已被越来越多患者接受,但患者也不宜过分夸大某种疗法的作用或执着于某种疗法。”长沙市第一医院院长、肿瘤专家张树生认为,西医重视科学证据,中医重视个体辨治,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患者都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长期健康目标管理,不能完全依赖于某种保健手段、药物或保健品;应定期复查、监测肝肾功能等方面指标,避免偏听偏信,保证用药及干预的安全。

  专家介绍,中医和西医优势互补,在肿瘤康复过程中,目前国际较为公认的原则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运动以及情绪压力管理来实现对自我健康的全面提升。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