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4月19日,“全程管理 全息发力——共创肿瘤患者管理新生态”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活动在北京举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主任尧凯在会上聚焦泌尿系统健康领域,着重指出膀胱癌作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疾病,明确其高危人群特征对疾病预防及早期发现具有关键意义。他强调,膀胱癌的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存在紧密关联。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主任 尧凯
尧凯教授提醒,戒烟是降低膀胱癌发生率的关键举措,减少吸烟或成功戒烟,能有效降低可控的致癌因素,守护膀胱健康。已知的一些工业致癌物质,如染发剂、油漆、染料以及橡胶等,也与膀胱癌的发生有关。不过,随着国家经济卫生条件的改善,对这些职业危害的防护越来越好,相关从业者面临的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
在特定地区,还存在一些特殊致病因素。例如埃及有一种与寄生虫病相关的膀胱癌,多为鳞癌。在我国,长期患有尿路结石的患者,无论是肾盂还是膀胱,发生鳞癌的几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结石长期存在会引发慢性炎症感染,持续刺激尿路上皮,增加癌变可能。所以,一旦发现有结石,应及早进行切除,避免病情恶化。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治疗膀胱癌的手段日益丰富。最初,膀胱癌的治疗主要依靠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膀胱全切术,这两种手术是治疗膀胱癌的基石。如今,随着医学的发展,围手术期治疗有了很大突破。除了传统的放疗和药物治疗,近5到10年,免疫治疗和抗体偶联药物治疗更是突破了传统化疗药的瓶颈。这些新的治疗方法不仅提高了疗效,还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张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