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爱尔眼科秦波:医路仁心30余载,匠心妙手济苍生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爱尔眼科秦波:医路仁心30余载,匠心妙手济苍生

来源:中国网2025-04-24 16:57

  他,技术精湛,全心全意守护患者光明视界;他,谦逊笃定,用严谨实干诠释医者仁心;他,平易近人,以高尚医德赢得良好口碑。他,就是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眼外伤学组全国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副会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底病学组副组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深圳特区总院长、主任医师秦波。

  师承国内眼科巨匠,扎根眼科医疗行业

  秦波出身医学世家,从小就立志当医生治病救人,他当年高考时,高考志愿全部填的是医学院。秦波师从国内著名眼科巨匠姜德咏教授,在博士毕业前就能独立开展玻切手术,博士毕业后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继续深造。在接触到科研广阔领域的同时,一方面为严谨的科学实验魅力所折服,另一方面想把自身所学全部奉献给国家,于是在博士后出站后坚定地选择回到了祖国怀抱。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在精进眼底病手术的同时,秦波亦专注于微创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研究,成功帮助众多患者破解眼底“摩斯密码”,守护宝贵的光明。之后更是不断突破自我,不仅在眼底病的诊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较早开展微创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手术,在眼外伤的诊断及治疗上不断取得新突破,诸多学术成果更是帮助了数以万计的患者重见光明,赢得了广泛赞誉,也在学术领域树立了威望。

  从住院医生到主任医师,他勤于探究,敏于创新,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于2010年担任深圳市眼科医院副院长,2019年担任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深圳医院党委书记,接力棒从前辈交到了秦波的手里,正式开启了省内眼底病眼外伤诊疗发展的新征程。

  秦波教授在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学术年会上发言

  2015年5月,在秦波奋力推动下成立“深圳市眼外伤专科联盟”,这是全国第一家区域性眼外伤学科联盟组织,旨在为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开展疑难危重病人转诊绿色通道、专家教授及时会诊、对联合申请并协同开展科研项目、共建临床资源大数据平台等工作展开探索和尝试。作为深圳市眼外伤学科首席专家,他带领市眼科医院眼外伤科成为深圳眼科领域唯一的重点专科,并获得第一个市级重点平台——深圳市眼外伤治疗与干细胞定向分化公共服务平台。

  急病人之所急,做一名有温度的仁医

  “做一名医生,不但要有好的医术,更要有一颗人文关怀的心。”秦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医30余年的他,非常强调医学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为此,他总是和团队强调,手术虽然是医生的常规工作,但对于每个病人、家属都是人生大事,“所以,每个人都要认真对待你的每一台手术,而且要和病人、病人家属好好沟通,我们倡导‘仁术’的同时更要有‘仁心’,所以才叫‘仁心仁术’”。

  在深圳爱尔眼科医院,秦波每次出门诊,门口总是挤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患者,他们由于各种原因,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而来寻求治疗。成千上万的患者中,来自广东的林先生让他印象深刻。

  38岁的林先生一直从事物流工作,双眼高度近视已经多年,今年只觉得右眼视力变得更差,只剩光感,等到有时间到当地医院就诊,被发现是“右眼视网膜脱离”,但当地医院无法处理,院方建议到广州、深圳的上一级医院进行就诊处理。几经辗转,经人推荐他来到深圳爱尔眼科医院找到了秦波教授。看到检查结果后,秦波详细给他分析了手术利弊,因为脱离时间较久,网膜可见大量增殖膜,脱离呈“闭合漏斗状”,手术难度很大,可能存在视网膜脱离无法复位的可能。如果他能接受可能出现的预后不理想的情况,秦波还是想尽力一试,为他争取保住眼球,挽留一点视力。他略加思考后遂决定手术,并直言因为秦波“看起来很靠谱,也很有温度”,这是他在候诊时看秦波与多位患者交流而得出的结论。

  经过了较长时间的视网膜复位手术后,林先生保住了右眼及部分视力。他送来鲜花,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行医治病,患者满意便是对我们的最高褒奖。哪怕病人只有1%的希望,我们也一定会尽100%的努力,不拒绝任何疑难复杂眼病患者,绝不放弃任何一丝‘看得见’的希望!”这是秦波的肺腑之言,更是他一直用行动践行的诺言。

  薪火相传,为眼科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作为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深圳特区总院长和眼底病学科带头人,秦波在躬耕杏林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医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眼科人才,为光明事业培育新鲜血液。

  为加强科室人才梯队建设,他毫无保留地带教年轻人,把教学融入医疗工作中,以教学、科研带动医疗,致力于培养医、教、研复合型人才,不断推动整个专科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同时,他厚植青年医师成长沃土,多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坚持举办微创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新技术创新与发展学习班,为眼科同道提供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分享临床经验,交流创新技术。并在暨南大学医学部和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担任硕士生、博士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客座教授,开展授课,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言传身教下激发无数医学生对眼科的热爱与追求。

  作为一名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眼科专家,秦波还积极参加国内外和全省的学术会议,并屡屡受邀担任大会主席权威发声,帮助眼科医生拓宽学术视野,启发科研思路,提升临床诊疗技能,以更好地服务眼病患者。

  如《大医精诚》中所言:“医学至精至微之事,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在求“精”求“博”的路上,秦波一直在努力,紧跟前沿动态,勇攀医学高峰,不断挑战禁区,在科研学术上收获了累累硕果。

  时间,印证了初心,也诠释了价值。这些年来,他用勤勉奉献担当医者使命,用温暖感动彰显崇高品德。他主持完成及在研国家和省市级科研课题共2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3项,主编、参编专业书籍11部。获评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深圳市医院十佳管理者、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深圳好医生”“深圳市卫健及‘两新’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做人,做事,做学问”,这是秦波的人生信条。面对这些荣誉和光环,他却始终谦逊低调,“荣誉于我仅仅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份鼓励,更是一种鞭策,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眼科医生,纵然寻求光明之路布满荆棘,但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并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郑成琼)

[ 责编:焦子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技范儿”十足的2025上海车展

  • 湖北宣布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