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被“不死的癌症”选中的三兄妹:强直患者的弯曲人生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被“不死的癌症”选中的三兄妹:强直患者的弯曲人生

来源:光明网2025-07-01 11:53

  李梅从小就活在不安中。人生每一步都不容失误——她必须考上大学,找到稳定工作,为自己赢得保障。

  她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病最常见的症状是下背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哥哥李伟和弟弟李强比她更早确诊,父母倾尽所有也无法负担高昂医疗费。李梅看着家人日渐弯曲的身躯,学会了用全力对抗命运。

  厄运

  厄运的阴影笼罩着李梅的童年。2000年,6岁的哥哥李伟玩沙时突然站不起来,随后身体僵硬、频繁发烧,髋关节刺痛让他只能蜷缩床上。李梅目睹哥哥失去活力,父母只能默默流泪。弟弟李强在小学四年级也出现同样症状,这个活泼好动的男孩起初偷吃止痛药去上学,但很快连奔跑都吃力,最终靠拐杖挪动。辗转求医后,他们得知这叫“强直性脊柱炎”——俗称“不死的癌症”。

  初一那年,李梅背部开始酸痛,走路吃力、姿势前倾。家人带她多次检查,结果阴性让她一度以为逃脱了厄运。但14岁时,她终于确诊,症状加重到发烧腹泻。三个孩子的治疗费像无底洞,击溃了母亲王秀芳——她借遍亲友也筹不到钱,只能悲伤中挣扎求生。

  李家靠种瓜维生。收成差时,瓜价低至每斤几毛钱,年收入不足2万元。父亲农闲去修庙佛像,指甲缝里抠出的钱只够买最廉价的止痛片。

  骨子里的倔强​

  为挤出医药费,李家压缩一切开支。李梅高中前仅有的好衣服是护士送的旧衫。最艰难时,母亲求医生将一针生物制剂分给两个孩子注射。

  但钱和药都不够,兄妹只能靠自己。大哥李伟辍学打工,辗转沿海和新疆,靠锻炼和止痛药坚持。2018年,卧床两年的李强也挣扎起身,去餐厅当服务员。强直炎症侵蚀了他的手指关节,端盘时颤抖的双手总慢半拍。被调去后勤那晚,他在仓库哭到半夜,第二天却笑着对家人说:“能干活就有希望。”

  李梅隐瞒病情、刻苦学习,梦想成为教师。高考前,突发虹膜炎(强直患者常见并发症)。,视力骤降。她靠同学录音补课,在黑暗里摸索书本。为维持体力,她逼自己每餐吃两碗饭,甚至偷偷加药量。最终她考入河南一所大学,离教师梦近了一步。

  生命中的转折​

  大学毕业后,李梅担心驼背影响教书,脊柱变形恐惧如影随形。2020年,转机降临。父亲参加县城义诊时得知“强直性脊柱炎健康乡村项目”。

  2019年10月8日,原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工作方案》,面向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强直患者实施医疗救治。项目由农工党中央汇聚各地医疗专家提供技术指导,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作为项目执行单位,得到了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三生国健药业等的支持配合。2021年8月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项目扩大至面向全国农村强直患者,并更名为“强直性脊柱炎健康乡村项目”,截至2024年12月,项目已经覆盖了29个省、市、自治区,救治帮助了数以万计的患者。

  河南也在2020年初启动强直性脊柱炎健康乡村项目,李家在县级医院就能拿到生物制剂。以往父母得颠簸一天去省城,自付月费近4000元;现在项目补助基本免除费用。李梅命运逆转:规范治疗让她恢复健康,她通过教师招聘考试,站上了渴望已久的三尺讲台。

  重生的光

  如今,李家三兄妹各自展开新生活。李伟当上辅警;李强被姐姐接到工作地,在眼镜厂日包装5000个镜盒,手指灵活度超乎预期;李梅教书两年,仅监考久坐时需起身活动。

  偶尔有学生天真地问:“老师挺直背会更好看吧?”她总笑着摸摸微弯的脊柱:“我在努力呢。”(武承琦)

[ 责编:焦子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

  • 新生代科研力量助推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