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DEWSIII干眼共识落地中国:厦门大学刘祖国解读干眼诊疗核心转向
首页> 光明医药> 要闻 > 正文

DEWSIII干眼共识落地中国:厦门大学刘祖国解读干眼诊疗核心转向

来源:光明网2025-08-12 15:22

  “从1999年将‘干眼’概念引入国内至今,这26年间,中国在干眼防治 领域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刘祖国教授在第三届TFOS China学术大会上谈及干眼防治时,目光坚定且充满期许。作为我国眼表疾病及干眼领域的开拓者与领航者,他的见解深刻影响着该领域的发展走向。

  在我国,干眼呈现出高患病率与低就诊率并存的显著特点。数据显示,其患病率约为21%-52.4%,据此推算干眼患者规模超过3亿人。

DEWSIII干眼共识落地中国:厦门大学刘祖国解读干眼诊疗核心转向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刘祖国

  干眼≠眼干:症状与疾病的本质区别

  “眼睛干涩不等于患了干眼,但持续的眼干可能是疾病信号。”刘祖国教授开篇便纠正了大众认知误区。他表示,干眼是一种以眼表损伤为特征的慢性疾病,除了眼睛干涩这一典型症状外,还可能伴随异物感、晨起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偶尔眼干通过休息缓解无需担忧,但持续一周以上、影响生活的眼干,必须就医检查”。

  这种精准区分对于临床诊疗意义重大。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干眼患者数量庞大,但门诊就诊率却不足20%。刘祖国教授表示,90%的干眼患者起初症状较轻,然而大量中重度患者由于认知不足,未能及时察觉病情,进而延误了治疗的黄金时机,致使眼表损伤愈发严重。他提醒,一旦出现眼干、异物感、晨起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且持续时间超过一周,又或者休息后症状毫无改善迹象,必须即刻前往医院,借助专业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以此精准判断是否存在眼表病理改变。

  从“补水”转向“抗炎”:TFOS DEWS III重构干眼诊疗逻辑

  国际泪膜与眼表协会(TFOS)作为干眼疾病领域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凭借顶级的专家团队和长期深耕的教育项目与学术会议,构建了全球眼表疾病研究与诊疗的核心交流平台。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跨地域学术交流推动全球诊疗水平提升,促进前沿成果与创新理念的共享。

  近年来,中国学者从积极参与到深度融入,不仅以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创新治疗方案和临床经验获得国际认可,更通过学者进入核心决策层,将中国智慧注入全球眼表疾病防治体系。作为全球首位担任TFOS董事会董事的中国眼科专家,刘祖国教授全程参与了共识的规划和撰写。

  此次发布的DEWS III专家共识是全球干眼疾病诊疗的重要依据,其核心是整合全球顶尖专家开展的循证医学证据,梳理疾病机制、诊疗路径与创新方案。这份最具权威性的国际专家共识不仅吸纳了中国在临床研究、治疗理念上的原创成果,更通过纳入中国数据,为制定符合多元人群特征的干眼诊疗标准提供了关键支撑。共识既推动了国际诊疗规范的统一,也为中国等新兴研究力量提供了成果转化与国际认可的重要渠道,成为连接全球眼表疾病领域创新与实践的桥梁。

  作为DEWS系列指南的第三版,DEWS III凝结了全球30余位专家的智慧,其核心突破在于将“炎症机制”置于干眼诊疗的核心地位。刘祖国教授解释,过去认为干眼是单纯的泪液缺乏,而新指南明确,炎症既是干眼的结果,也是病因。这意味着治疗需从“补水”转向“抗炎”。

  该共识收录了12项中国团队的原创研究,其中中国0.05%环孢素滴眼液(Ⅱ)临床数据被列为核心证据,强化了0.05%环孢素滴眼液作为干眼治疗药物的地位“这是中国创新药首次在国际共识中获得重点推荐。”他在大会主旨演讲中自豪地表示。

  DEWS III的另一大创新,是根据不同地区医疗资源条件,提出分层诊疗建议。刘祖国教授解释,在发达国家,可能推荐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评估睑板腺形态;但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地区,共识认可通过裂隙灯结合染色检查进行基础诊断,这让全球更多患者能获得规范治疗。

  干眼防治新主张:从大会共识到生活实践

  结合TFOS大会发布的最新防治共识,刘祖国教授为公众提出了针对性建议。针对广大电子设备依赖群体,他力推“20-20-20”法则:每看屏幕20分钟,远眺6米外物体20秒。

  在日常防护措施方面,刘祖国教授给出三类实用方法:其一,规律眨眼,建议每分钟眨眼15-20次,以此弥补长时间看电子屏幕时眨眼次数自然减少的问题;其二,倡导夸张式大笑,“研究发现,开怀大笑能够促进泪液分泌。”其三,针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适度进行热敷,能够有效促进腺体分泌。

  “干眼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需要医生与患者携手,经过系统管理和长期治疗,共同做好长期管理工作。”刘祖国教授郑重强调,患者务必严格遵循医嘱,坚持全周期管理。以0.05%环孢素滴眼液等抗炎药物为例,通常需要连续使用3个月以上,才能切实有效地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眼表炎症。他还特别呼吁,要大力加强科普教育工作,全力帮助公众提升对干眼症的认知水平,学会甄别正确信息,避免遭受不实宣传的误导。

  展望未来,刘祖国教授满怀信心地认为,中国眼表疾病学科必将在分子病因研究、国产化诊疗设备研发、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普及等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方式和手段,造福广大的干眼患者。(记者 张梦凡)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