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8月10日,为期三天的第三届国际泪膜与眼表学会中国分会(TFOS China)学术大会在浙江温州圆满落幕。大会围绕干眼及眼表疾病领域的前沿进展展开深度研讨,共议学科创新全新理念。
国际泪膜和眼表疾病学会(TFOS)中国分会主席、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副院长陈蔚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干眼已经成为威胁当下我国乃至世界公众眼健康的重要问题,其防治需要生活方式干预与医疗手段“强干预”治疗相结合,并依托数字化等多种手段将规范诊疗推广到基层。
会上,陈蔚教授聚焦新发布的《干眼管理与治疗报告》(TFOS DEWS III专家共识中文版)进行解读,并分享了国际共识中首次纳入的最新中国方案与科研成果,为中国干眼治疗水平的提升和临床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国际共识与中国方案的融合推广
作为眼科健康教育领域的世界领军组织,国际泪膜和眼表疾病学会(TFOS组织)是全球干眼与眼表疾病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学术机构。自成立以来,它组织全球专家制定了多部影响干眼诊疗发展的权威共识,推动全球眼表科学研究、科普与教育的深化。
今年6月最新发布的DEWSIII作为国际干眼治疗的风向标,汇总了自2017年以来国际上1000多篇领域内的重量级临床研究文献,凝聚了80多位全球权威专家的智慧。 DEWS III还充分融合中国元素,共收录包括中国0.05%环孢素滴眼液(Ⅱ)临床数据在内的12项中国原创研究。陈蔚表示,此次DEWS III专家共识将中国0.05%环孢素滴眼液(Ⅱ)临床数据列为关键证据之一,是中国创新药物研究首次在国际权威干眼共识中获得重点推荐,进一步肯定了0.05%环孢素滴眼液作为国内干眼抗炎治疗一线用药的地位。炎症是干眼发病的核心机制,抗炎治疗在干眼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0.05%环孢素滴眼液在抑制免疫反应和减轻干眼炎症方面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干眼患者的症状、角膜和泪膜稳定性,改善患者预后,长期使用安全性良好。
陈蔚表示,DEWS III 最显著的变化在于其病因导向的分类体系,并引入新的客观诊断指标,强调基于病因的精准治疗。为了让这一共识更好地服务中国医师,TFOS China团队在大会发布了中文版单行本,实现了国际前沿内容的同步引进和中国实践的融合落地。他还提到,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将TFOS DEWS Ⅲ中最新的全球前沿成果介绍给各级中国眼科医师,将国际共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服务基层医疗实践,服务更多患者。
陈蔚介绍,TFOS China团队还将根据国际共识,制作科普化视频等内容,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提升公众对干眼及眼表疾病的认知。
“在国内外眼表领域专家的共同参与下,本届 TFOS China 学术大会将更好地服务临床、造福患者,推动干眼诊疗不断进步。” 陈蔚强调,作为连接国际与国内的桥梁,TFOS China承担着重要使命。它不仅积极引入全球干眼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还致力于推动中国专家的研究进展走向世界,促进中外学术成果的充分交流与融合。
干眼高发背后的生活方式因素
干眼的典型症状包括干涩、酸胀、异物感、灼热、畏光、刺痛、视力波动等,其中干涩感和异物感最常见。根据《中国干眼专家共识(2024年)》及相关研究,我国干眼患病率约为21%~52.4%,这意味着每2~5人中可能有1人患有干眼,且发病率逐年增加。然而,当前就诊率仅有5%左右,公众对干眼的知晓率也较低。
陈蔚指出,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佩戴隐形眼镜、屈光手术、眼部化妆、熬夜、睡眠障碍、饮食结构变化、精神压力等都是发病的高危因素。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高强度的电子产品使用密切相关,视频终端视相关性干眼已经成为干眼症中最主要的类型之一。数据显示,每天使用电子设备超过5小时的人群已超过50%,而高强度用眼会导致眨眼频率下降、不完全眨眼,使泪膜无法充分覆盖整个眼表、泪液渗透压升高。这些变化可引发活性氧水平升高、线粒体损伤以及溶酶体功能障碍,从而增加干眼症的发生风险。
他举例说,团队曾让受试者连续用手机打游戏两小时,部分人出现明显眼红、荧光素点染增加、泪膜破裂时间缩短等早期眼部损伤。这类问题在早期可通过抗炎药物干预得到改善。
在治疗上,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例如减少电子产品使用等,但实际执行难度大,需要结合有效的医疗手段进行干预。 若病情进入炎症阶段,单靠生活方式调整已不足以改善症状,此时药物治疗与物理干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可选用抗炎药物进行持续治疗,同时配合人工泪液、热敷、睑板腺按摩等方法综合改善症状。
此外,智能检测与治疗设备,以及基于干眼知识库构建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正在应用于干眼的诊疗中,有望为患者提供更加广泛、规范和高效的医疗服务。(记者 王若昕 张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