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在“健康中国行动-我眼中的苗医药”民族医药科普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原副会长,苗医药分会名誉会长杜江在接受光明网专访时表示,苗医药是在维护健康以及预防、诊断、改善或治疗身心疾病方面使用的苗族文化所特有的理论、信仰和经验为基础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的总和。它不仅是去除疾病的手段。更是一种维持健康的方式。
“这一民族医药在伤科及风湿类疾病颇具影响,同时在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也疗效突出,而且其医疗方法和用药方式极具特色。”杜江教授说道。与传统中医用药习惯不同,苗医偏爱使用新鲜药物,称为药用生鲜。认为其功能更强、起效更快,是苗药高效、速效的基础。杜江教授介绍,过去开发鲜药制剂难度极大,而随着苗药的大量人工种植和技术科学技术进步、冷冻干燥、喷雾干燥、膜分离等现代技术可实现良好保鲜效果,使苗药鲜药制剂的开发成为可能,有望让苗药制剂更好保留苗族用药特色。
“两纲五经理论”是苗医药的核心理论根基。“两纲”即冷病热治纲与热病冷治纲,遵循“热病冷药、冷病热药”的治疗逻辑;在此基础上延伸的“五经”,将病症分为冷经、热经、快经、慢经、夜经五类,其中“夜经”是指夜间发作或日轻夜重的一类疾病,需用对应“夜经方式和药物”治疗。如治疗小儿夜尿的夜经药物夜关门(学名湖北羊蹄甲),因叶片昼开夜合的特性,成为应对夜间病症的天然良药。
颇具民间特色的“滚鸡蛋”疗法,则体现了苗医“排毒、拔毒治病”的理念。苗医认为疾病皆由内外毒引发,通过鸡蛋在体表滚动可吸拔毒素,尤其适用于感冒等表浅毒素所致病症。滚蛋法不仅用于治疗还可用于诊断,滚动后的鸡蛋煮熟剥开后,可通过其颜色、质地、形态变化辅助诊断疾病。(记者 张梦凡 焦子原 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