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乳腺癌是全球第二高发的癌症,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早期诊断技术进步和综合治疗方案的应用,乳腺癌五年生存率不断提升。但临床中,仍存在部分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受限。
以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为例,这一亚型的乳腺癌患者占比约70%,在HR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前线治疗中通常连续给予内分泌治疗。然而,经过初始治疗后,继续内分泌治疗的疗效通常有限。如何突破耐药困境、延长这类患者生存期,尽可能将疾病“慢病化”,是当前亟待攻克的难题。
随着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以及ADC等新型药物治疗的发展,这一目标正逐步实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乳腺癌单病种首席专家王树森教授表示,既往这类患者后续选择有限,化疗疗效欠佳且毒副作用显著。新药上市让医生多了一个治疗武器,患者多了一个新选择,获得长期生存的可能性就越大。
而除了创新治疗手段的发展,乳腺癌的全程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王树森教授提出,治疗伊始就应针对复杂转移病例开展多学科协作(MDT),制定综合治疗方案,通盘考虑各线药物选择。“对于单个治疗方案,不仅要关注疗效,更要重视毒副反应管理。因为若管理不当,即便药物有效,患者也难以耐受。”王树森教授强调。
确诊晚期乳腺癌的患者,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转移部位不同也会带来各种症状。面对这类患者,王树森教授坚定表示,晚期乳腺癌虽难治愈,但属于可治疗疾病。在全程管理理念下,大部分晚期乳腺癌患者能够实现长期生存,五年长生存已非遥不可及。(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