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25日,由北京市朝阳区医学会主办、北京京城皮肤医院承办的2025北京免疫相关性皮肤病进展研讨会召开。本次会议吸引了近300名医师现场参与。
北京市朝阳区卫健委副主任周世凯,朝阳区医学会副秘书长王吉英莅临现场,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首任会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郑志忠教授通过视频方式参与,京城皮肤医院集团及北京京城皮肤医院相关领导、专家共同出席开幕式。
北京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朝阳医院原皮肤科主任、北京京城皮肤医院副院长何焱玲教授在开幕式中强调,免疫相关性皮肤病诊疗研究与患者健康息息相关,本次研讨会的核心目标是搭建深度学术交流桥梁,助力全国皮肤科医师共享前沿成果,最终推动该领域诊疗技术持续升级。
(开幕式致辞嘉宾)
16位专家献智:直击诊疗痛点,破解临床难题
本次研讨会邀请16位全国知名专家及临床医生,围绕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皮肤肿瘤与皮肤外科、感染性皮肤病三大核心领域分享前沿进展,内容直指临床诊疗中的关键痛点,为参会者提供实用解决方案。
中国免疫学会皮肤科分会常委、北京友谊医院李邻峰教授《特应性皮炎诊疗热点问题解析》结合看病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指出AD存在误诊可能,即便符合标准也不一定,强调要注意与疥疮、皮肤癣菌病、淋巴瘤等鉴别诊断。
北京大学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郑瑞茂教授《神经免疫与代谢调控机理与临床研究进展》,以稳态失衡、互作失衡作为疾病机理研究的新切入点,系统展示了神经免疫方面研究已有的技术与最新的研究成果,并重点介绍了代谢及神经免疫调节机制对健康和皮肤疾病影响的最新进展。
何焱玲教授《银屑病关节炎的早期筛查及诊疗进展》指出,诊断困难是PsA诊断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掌握诊断方法,联合影像学组成MDT团队,并强调早期干预和达标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王明悦教授在《低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天疱疮的疗效与安全性》中,通过临床数据对比,提出500mg单次剂量在疗效相当的前提下,能降低治疗费用和潜在风险,可能是更优选择。
北京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主任晋红中教授《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诊治进展》分享了诊断、评估(如BSA快速评估)与综合治疗策略,外用糖皮质激素是轻中度患者的一线方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党委委员、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院长刘红教授通过《一组临床易误诊的病例分享》,从感染与非感染、良性与恶性等角度剖析典型病例,深入解析疾病病因与性质。
专题研讨+分论坛:覆盖多领域
在学术专题会上,北京京城皮肤医院宿斌博士就《破局创新—重塑成人重度斑秃治疗中国新方案》重点介绍了JAK-STAT途径在斑秃发病中的核心作用及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的应用前景。北京朝阳医院佟春光教授则详细阐述了银屑病“疾病修饰”这一未来治疗目标,并探讨了古塞奇尤单抗在助力中国患者实现该目标中的潜力。
下午的会议分为“皮肤免疫与感染”及“皮肤肿瘤与皮肤外科”两个专题。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李珊山教授的《白癜风的长程管理》、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顾恒教授的《特应性皮炎的物理治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段昕所教授的《发疹型药疹的鉴别诊断》以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厚敏教授线上分享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研究进展—耐药的出现与抗真菌新药的研发》等报告,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在皮肤肿瘤与外科专题,北京积水潭医院刘巍峰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学刚教授、航天中心医院彭洋副主任医师分别就恶性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进展、I型神经纤维瘤病的诊疗进展、高危型基底细胞癌的综合治疗分享了前沿进展与临床观察成果。北京京城皮肤医院林开金医生《环钻联合LCR治疗瘢痕疙瘩临床观察》分享了北京京城皮肤医院应用环钻术联合LCR成功治疗瘢痕疙瘩的病例,展现出联合疗法在疗效与美观平衡方面的优势。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为全国皮肤科医师搭建了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不仅实现前沿成果与临床经验的高效传递,更推动北京乃至全国免疫相关性皮肤病诊疗水平提升。参会医师普遍表示,会议内容贴近临床需求,有效拓宽了诊疗思路与研究视野。(张梦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