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小竹笋’儿童健康关爱项目——儿童生长发育科普教育与科学干预专家论证会”在贵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儿科领域专家、公益组织代表及爱心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儿童生长发育深入探讨交流。
会议现场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刘鹏主任在致辞中强调,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小竹笋”项目旨在通过科普教育,提升公众对儿童矮小的认知;基于数据和医学专家分析,形成科学意见参考;开展精准医疗帮扶,最终推动儿童矮小症早期发现、科学干预、规范诊疗,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平等生长的权利。
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罗小平、梁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教授巩纯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教授傅君芬被聘为项目专家。
罗小平表示,当前,我国儿童生长发育领域依然面临着家长科学认知不足、基层筛查网络不健全、特殊困难儿童援助渠道不畅等诸多挑战。他呼吁,专家同仁及爱心人士共同加入“小竹笋”儿童健康关爱项目,将医疗创新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把先进的治疗方案和温暖的社会关爱,一同送到最需要的孩子身边。
特宝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孙黎表示,企业将通过“小竹笋”项目为困难家庭提供爱心援助,与各方携手构建儿童健康守护网络。
“临床上,矮小儿童的治疗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梁雁表示,生长激素是治疗矮小儿童的核心药物,然而每日注射的治疗方案易给儿童带来注射相关的疼痛与不便,并对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短效制剂的用药依从性往往较低,漏针现象也较为普遍。
研究发现,Y型40kD聚乙二醇长效生长激素,能更大程度地保留药物的生物学活性,药效持续时间更长,给药剂量更低,且不含防腐剂,引发过敏等免疫反应的可能性更小。更重要的是,由每日注射改为每周一次,孩子也更愿意配合治疗。(张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