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由日本电饭煲一个按键 谈发芽糙米产业研究
首页> 光明医药> 医药产业 > 正文

由日本电饭煲一个按键 谈发芽糙米产业研究

来源:光明网2017-07-07 15:07

  采访南京医科大学蔡云清教授

  【引语】

  这些年,中国游客去日本返回国时,日本的电饭煲、马桶盖、洗衣机常常是返国时的几大硬件。但是,由于这是Made In China的“进口”货,往往会在拿回家时打开一看,一些日文汉字不明白是什么功能。例如,日本市场上的电饭煲都有一个日文汉字“发芽玄米”按键,相信很多中国人买回来未必知道这是什么“玄米”(中文“糙米”)。

  本文是光明网记者在6月10日,在南京市采访蔡云清教授时,她向记者点破这个渗透进日本百姓日常饮食,而在中国才有10多年历史的发芽糙米营养价值及产业发展前景信息。

由日本电饭煲一个按键 谈发芽糙米产业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蔡云清教授

  一、日本留学归来的营养专家

  50后的蔡云清教授是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在江苏省卫生防疫站主要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曾参加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制定、膳食营养调查、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等调查研究工作。1992年由卫生部选派到菲律宾大学留学,获营养学硕士。1995年日本国立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客座研究员,2000年获该校医学博士学位,作为人才引进到南京医科大学工作。

由日本电饭煲一个按键 谈发芽糙米产业研究

光明网记者(右)采访南京医科大学蔡云清教授(左) 伍月明 摄影

  蔡云清教授回国后,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7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横向课题2项。回国后发表研究论文69篇,SCI论文17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中国营养学会科技奖2项、南京市科技成果奖1项;主编《营养误区大扫除》,参编《中国营养科学全书》,全国高等院校预防医学规划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营养医学与食品卫生》、《营养学》、《临床营养学》、《预防医学综合实验学》及《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肾科营养学》等书籍。她参与修订《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获“中国营养学会先进个人”、“中国营养学会百名英才奖”、“省全民科学素质先进工作者”等奖励。

  蔡云清教授先后担任江苏省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南京保健养生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智能助老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等。

  二、跟踪日本长寿营养膳食的奥秘

  日本一直都是世界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2015年版的《世界卫生统计年鉴 ( World Health Statistics )》中的材料显示:截止到2015年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是83.7岁,又一次坐上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以国家排名,日本83.7岁,依然保持第一位。第二位是瑞士(83.4岁),第三位是新加坡(83.1岁)。男女排名日本女性86.8岁排在第一位,日本男性80.5岁进入第六位,与2014年的第八位相比排位有所上升。

  为什么日本可以保持平均寿命世界第一呢?这是全球众多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当然,答案也很多,包括各个领域的研究报告,可谓汗牛充栋,但是,营养学家们的关注点由于从日本人的主粮膳食结构去研究,更让大家觉得接近寻求可复制的长寿机制研究结论。

由日本电饭煲一个按键 谈发芽糙米产业研究

  日本的电饭煲功能键中日文“发芽玄米”按键

  蔡云清教授1995年日本国立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当客座研究员,到2000年获该校医学博士学位五年间,除了从事相关学科研究,她发现日本的“发芽玄米”悄然上市进入百姓的餐桌,随着“发芽玄米”的推广普及,电器厂商把一种日文“发芽玄米”按键加进了日本的电饭煲功能键中。

    蔡云清教授收集了有限的“发芽玄米”资料,原来想引进生产技术到中国来推广,可惜,人家日本制造商一不提供工艺流程、二不提供技术转让,将它列为“保密技术”,只能买到市场“发芽玄米”的消费产品。蔡云清教授介绍说,稻米的全谷物是糙米,而发芽糙米是稻米更优质的全谷物。

  三、17年匠心打造发芽糙米

  2000年蔡云清教授回国之后,带着多年严谨科研氛围磨练出来的那股不服气劲,开始致力稻米全谷物---发芽糙米的加工工艺技术、营养价值的研究;还借助相关研究机构力量,在社区和医院开展发芽糙米对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的干预研究;并根据工艺流程,请专家设计生产“发芽玄米”自动编程生产机组。这一晃,蔡云清教授用了十几年时光,在中国基本完成拥有自己100%专利技术的发芽糙米产业研究工作,获得我国第一个发芽糙米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41880.3),成为我国发芽糙米的首创者,并通过南京321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项目,成功将发芽糙米专利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现已具有生产不同类型发芽糙米产品的二条生产线,为规模化生产发芽糙米及其系列新产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发芽糙米在日本已食用17年了,被称之为二十一世纪居民餐桌的新颖主食。发芽糙米也受到了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欧美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的青睐。然而,发芽糙米在中国尚未能被人们所熟知。蔡云清教授同光明网记者说出她需要借助媒体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知道吃发芽糙米的营养与健康价值,以及提高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

  下一篇,将同大家介绍蔡云清教授智造中国发芽糙米产业的曲折道路故事。(采访:沈阳 伍月明)

  【相关新闻】

  蔡云清教授 专栏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参与式”打卡博物馆,在文物的静默中寻找共鸣

  •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新气候数据显示,全球气温仍然极高,2025年将与2024年一道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5-05-19 10:49
5月17日,江西省首颗自主发射的生态环境监测卫星“南昌航空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
2025-05-19 10:47
航天科技看似遥远,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高在上”的航天实验,正在引导一场由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变革,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025-05-19 10:46
为提升各种场景下荧光成像性能,北京大学席鹏团队和深圳大学屈军乐团队合作,通过计算机视觉与荧光显微的融合,提出了一种暗通道光学层切算法使显微成像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2025-05-19 10:42
《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18日在北京发布,卫星导航专利申请总量累计突破12.9万件,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2025-05-19 10:07
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1101)18日在广东珠海成功完成生产试飞,标志着AG600飞机通过取得生产许可证(PC)的关键环节,实物状态满足PC构型要求。
2025-05-19 10:05
去年3月,他和团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引力子“画像”,那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的论文,就在这里诞生。
2025-05-16 10:55
星星“眨眼睛”,并不是“真身”在动,而是光线的折射率出现了波动,导致肉眼观察下的星星,与其“真身”所在位置的偏移距离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变化。通常,白天发生的大气湍流更加强烈,导致折射率波动更大,星星“眨眼睛”也更频繁,只是我们观察不到。
2025-05-16 09:52
气象监测显示,5月12日以来,我国华北南部、黄淮地区等出现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16日起,我国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高温天气,19日至21日,高温天气强度增强、范围扩大,陕西关中盆地、河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7—39摄氏度,局地40摄氏度。
2025-05-16 09:51
科学家发现,将一段人类特有的基因片段插入小鼠体内,可以让它们的大脑长得更大。为了找出人类HARE5与黑猩猩的差异,Silver和同事确定了其中4个遗传突变,每个突变都能同时增强黑猩猩和人类细胞的增殖能力。
2025-05-16 09:5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林峰、副教授刘欣团队与教授谭树堂团队合作,在植物激素运输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团队进一步解析了AUX1蛋白在CHPAA结合状态下的结构,为其抑制机理提供了见解,并提出AUX1蛋白依赖于质子浓度梯度介导生长素内向运输的转运模型。
2025-05-16 09:47
在这项研究中,胡晗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高精度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保存完好的芝加哥始祖鸟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
2025-05-16 09:42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