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天津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专家
乳腺肿瘤一科负责人 王欣
乳腺结节是女性体检中的常见发现,在拿到乳腺彩超报告时,许多患者看到“乳腺结节”四个字,往往会感到紧张:“长东西了?”稳住!别慌,其实绝大多数乳腺的肿瘤都是良性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天津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专家、乳腺肿瘤一科负责人王欣教授说,认识报告中的几个常用关键词,可以帮助自己初步判断结节的性质。
关注六大影像学特征,初步了解结节性质
1.形态与边缘
结节的形态:分为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和不规则(非圆形和非椭圆形)。大多数恶性结节呈不规则形;结节的边缘:包括光整或不光整,不光整的边缘可能被描述为模糊不清、边缘成角、微小分叶或锯齿状等。恶性结节的边缘大多呈不完整状态。
2.方位特征
结节的方位分为平行位和非平行位。
平行位通常代表良性病变的特征,而非平行位则可能预示结节为恶性。
3.钙化类型
根据大小,分为粗钙化和微钙化。微钙化多见于恶性结节。
4.回声类型
结节的回声类型包括无回声、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和强回声。恶性结节中,低回声较为常见,部分结节可能呈等回声或混合性回声。
5.血流信号
恶性结节通常表现为血流丰富,而血流信号稀疏则提示结节生长缓慢,良性可能性较大。
掌握BI-RADS分类,理解风险分级
超声医生会综合考虑结节的形态、边缘、方位、钙化、回声类型和血流信号等因素,根据结节存在的恶性风险的比例,对结节进行BI-RADS分类。分类范围为0 - 6类,数字大小并不代表病情的轻重。
BI-RADS 0类:表示超声评估未完成,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来评估病灶。
BI-RADS 1类:表示超声未发现病变,结果为阴性,即安全。
BI-RADS 2类:为良性病变,恶性风险为0。
BI-RADS 3类:良性病变可能性大,恶性风险小于等于2%。建议患者每隔6个月随访一次。
BI-RADS 4类:代表可疑异常,恶性风险在2%~95%之间。该类进一步细分为4a、4b、4c,风险程度依次递增。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接受进一步检查或处理。
BI-RADS 5类:高度可疑恶性,恶性风险大于等于95%,必须进行干预。
BI-RADS 6类:病灶已经通过病理活检确诊为恶性。
分级应对策略,把握就诊时机
当患者拿到彩超报告时,如果看到BI-RADS分类为3类及以下,可以咨询外科医生,选择定期随访,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如果报告中显示BI-RADS 4类及以上,患者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听取乳腺专科医生的意见,切勿耽误治疗。
专家温馨提示
超声报告是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但并非最终结论。发现结节不必过度焦虑,建议携带完整报告至正规医院乳腺专科,由医生结合临床查体、病史及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建立科学的健康管理意识,定期体检、理性对待检查结果,才是合理决策、维护乳腺健康的关键。(整理:张梦凡)
【相关阅读】
乳腺癌术后肩膀总疼?大部分疼痛都因这个部位受伤,科学康复避免肩袖损伤
